為何亞洲人總是「贏在起跑點,輸在終點」?一部台劇道盡台灣家長對教育最可怕迷思

2018-06-26 16:08

? 人氣

無論分數高低,活著都沒有希望…

就在若娃因母親的要求而無所適從時,這個國家的最可怕「秘密」卻被一位神秘婦人拆穿,原來鑑定考不到一定分數者與被視為「瑕疵」的人,都會被直接被國家「銷毀」,但要求若娃假裝自己有「瑕疵」的楊鵑,卻沒有將這個會讓若娃送命的真相告訴她…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必須過動》吳兆絃劇中有許多挑戰度高的內心戲01.jpg
分數,真的能用來評斷一個人的價值嗎?(圖/公視)

分數低,就要被銷毀?這觀念讓我們不禁想問:分數,真的能用來評斷一個人的價值嗎?東亞社會往往對成績抱持著嚴重的迷思,但分數其實並非在世界每個角落都被如此推崇,標榜「多元價值」的美國社會,就有著很不一樣的想法。

在有「種族大熔爐」之稱的美國,有個現象經常被關心教育的民眾提出來討論:亞裔學生在申請大學時,一向在SAT測驗上大放異彩,考試成績比起在美白人、黑人、拉丁裔等學生都高,平均要比白人學生高出140分才能被錄取,亞裔家長、學生認為這是一種不平等,這種現象也被美國社會稱為「亞裔稅」。但哈佛哲學教授邁可.桑德爾卻在《正義:一場思辨之旅》中指出,亞裔或認為對黑人降低錄取分數的「高分白人」認為的平等,是要求「把成績當唯一標準」的平等,但美國社會的核心價值是「多元」,分數高低僅僅是學生入學時其中一項參考,美國大學會綜合評估學生的社交能力、課外活動、人格特質來決定錄取資格。

亞裔人士一方面擁抱著「美國夢」跨海築夢,卻依舊沒有跳脫「分數至上」的迷思,甚至認為沒有「只看分數」是對亞裔的「歧視」,對照著電影中分數過低的孩子要被銷毀、有其他技能的孩子只能逃離這個社會,現實中的亞洲人卻是逃到了其他社會,依舊被分數綑綁…

而東亞社會中,成績好的孩子也未必快樂,若娃過世的哥哥若傑就道盡了所有「資優生」的無奈!辛辛苦苦做了禮物想送給媽媽,卻被回以「媽媽想要的只有金質勳章,所以不要浪費時間做這個。」讀書之外的興趣被壓抑,關進只能同書本與考題為伍的狹小天地,成績優異、鑑定考考了滿分,甚至讓楊鵑獲得模範母親最高榮耀「金質勳章」的若傑,卻不比功課差勁的妹妹快樂…就如同劇中選擇「叛變」的醫師所言:「這個社會不管分數高或分數低,都活得這麼沒有希望…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必須過動》吳兆絃哭戲 ,全是導演逼出來的.jpg
這個社會不管分數高或分數低,都活得這麼沒有希望…(圖/公視)

成績不好,能不能選擇走其他的路?

《必須過動》的背景建立在未來的時空,並以「微科幻」的方式呈現台灣「一試定江山」的荒謬教育制度。全片對教育最深刻的批判,都環繞在批評「成績至上」的心態,是如何讓家長乃至孩子們陷在「考高分」的桎梏之中。而台灣社會「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風氣,更讓「考差了就是失敗者」的想法難以撼動。劇中那個階級二分的世界,不啻為現實世界的延伸,如今,依舊有數十萬孩子在無數的考券與分數中掙扎、努力成為人上人,而不要成為失敗的、被放棄的那一個。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_必須過動_劇照吳兆絃02.jpg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必須過動》劇照

台灣的教育迷思被民眾詬病已久,教育部也嘗試了不少改革,卻依然無法順利根除「分數至上」的迷思。作家顏擇雅曾在臉書說過,台灣教育雖然有其問題,但並不必然比歐美國家差,如美國教育推崇的「自由價值」,另一方面也對該價值之下的「失敗者」相當無情。台灣人或許該思考:我們要劇中的那個未來嗎?

如果不,那我們要的是什麼?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原著小說

責任編輯/潘渝霈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安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