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門「hen歡」怎麼辦?專家教好爸媽,幼兒哭鬧常見4狀況見招拆招

2018-06-15 05:20

? 人氣

狀況1:孩子想睡覺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很多父母一定有這樣的經驗,當孩子想要睡覺又無法順利入睡時,那種「歡」勁往往讓人無法招架,怎麼哄都沒有效,正感到自己也快崩潰之際,卻又在不知覺間察覺孩子就像隻溫馴的貓,原來是睡著了。

陳恩誠心理師表示,「這種吵鬧不是管教問題,純粹是生理需求必須被滿足,因此,父母應先理解孩子的生理作息,外出時,先評估是否與日常作息有所不同?差不多是孩子平常想睡的時候,儘可能讓他先睡一下,建議父母,外出時可備好推車,當孩子想睡時,有個適合的睡覺環境稍加休息,而不要等孩子開始哭鬧,才在想是『不乖』或『累了』」。最怕是孩子明明想睡覺了,卻仍被父母要求做這做那,或是累了還想繼續玩,「這是最容易哭鬧的失控時刻」。

當然,父母也可不用等孩子開始「歡」時,才在想孩子怎麼了?陳恩誠心理師指出,「父母除了從平日互動了解孩子的作息狀況,不妨透過觀察,特別是孩子去公園玩耍,卻出現步伐不穩、摔倒機會增加的狀況,往往就是孩子身體累了所發出的訊號」,慢慢引導他停止玩耍,不妨找個地方或帶回家,讓孩子休息」。如果孩子已經開始哭鬧,「請父母抱著他,輕輕地拍拍背部,這是很有用的安撫方式」。

(圖/翻攝自
如果孩子已經開始哭鬧,請父母抱著他,輕輕地拍拍背部,這是很有用的安撫方式。(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狀況2:玩遊戲時受了委屈

孩子在外與他人一起玩耍時,如果突然有哭鬧行為,請父母先不要急著責備管教孩子,因為在孩子的世界中,判斷是非對錯的標準與大人不同,有時可能只是兩個孩子間的小小肢體碰觸,卻被大人認為是嚴重的肢體衝突,再加上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程度不一,有的孩子年紀較大,也很會說話,懂得把錯誤推給另外一方,相形之下,口拙的或年紀小的就註定要受委屈,陳恩誠心理師提醒,「管教前,一定要先確實了解發生什麼事」,才不會錯怪孩子,讓他覺得更加委屈。甚至要注意,即使要管教,也不宜在公開場合責罰孩子,「即使年紀小小的孩子,也有羞恥心,一旦不慎傷害,可能就是一生的陰影」。

當孩子碰到這類狀況時,陳恩誠心理師建議,「先讓孩子覺得自己的心情被父母了解,再跟孩子解釋社會互動的模式,並說明會解決問題,不過,必須花時間了解狀況」。先安撫孩子的情緒,再試著解決問題,而不是在孩子情緒不穩的狀態下,一直對他叨叨念念,「此舉只會讓孩子的理性接受度更差」。

他提醒,當孩子間的爭執「提升」為雙方父母都加入爭吵誰是誰非時,「請父母務必分工,媽媽先把孩子帶離現場,由爸爸面對對方父母」。雙方父母免不了護子心切而指責對方的不是,「不過,務必請父母在批判前先了解所有狀況,而不要找好答案後,再找拼圖。如果先把不是答案的拼圖丟掉,很可能因此永遠找不到答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