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沒日沒夜的工作!年輕人颳起「無聲辭職」旋風,領多少錢做多少事

2022-08-29 16:16

? 人氣

你有聽過無聲辭職嗎?支持無聲辭職的青年並不是拒絕工作,而是希望在工作與生活間可以取得更好的平衡。(示意圖/取自freepik)

你有聽過無聲辭職嗎?支持無聲辭職的青年並不是拒絕工作,而是希望在工作與生活間可以取得更好的平衡。(示意圖/取自freepik)

美國部分勞工正抵制讓人窒息的持續待命職場困境,改擁抱「無聲辭職」(quiet quitting),這個新概念講求的是每週工時不超過40小時,限制下班來電,並更常對老闆說「不」。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法新社報導,30歲的柏金斯(Maggie Perkins)執教生涯往往意味著一週工作60小時,但她生下第一個孩子之後突然明白,事情不該是這樣。她在短影音平台TikTok解釋說她是怎麼開始「無聲辭職」的,即便當時並沒有這個名詞。她說:「我去度假途中還在飛機上批作業,有照片為證。我沒有做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她告訴法新社,她最終離職、改去拚博士學位,但持續為老同事發聲,錄製影片和Podcast提供讓工作量和工作天更契合的「撇步」。她說:「『無聲辭職』實際只是意味著你劃清界線,從事你被僱來做的分內工作,回家時還有力氣與家人相處。」

「無聲辭職」一詞最早似乎是在7月的TikTok貼文問世。根據TikTok影片創作者@zaidleppelin自己的解釋,「無聲辭職」意指:「這並非直接遞辭呈,而是一改赴湯蹈火的概念。各位還是履行職責,只是不再接受工作就是人生的勞碌文化。」

這篇貼文迅速竄紅,吸引近50萬人按讚,類似的忿忿不平之聲此起彼落,各大報的專欄作家則花一整個夏天搖筆桿試圖解釋這起現象。而隨之而來的爭論是:「無聲辭職」真的僅僅只試著尋求更合理的生活與工作平衡?偏好歐洲生活型態而非美國24小時待命文化?其他爭議還包括:是怠工有了時髦的新名字?真的有過勞死風險的人直接辭職不是更好?

不過,數據顯示,尋求更好平衡的需求確實是存在的。民意機構蓋洛普(Gallup)發現,2019年期間民調訪查的在職壓力為38%,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肆虐打亂全球勞動市場之後,2020年職場壓力增至43%,其中美國和加拿大女性面臨的壓力最大。

類似驅動力促成了「大離職潮」(Great Resignation),也就是因疫情相關壓力請辭或換跑道的勞工人數暴增。而許多「無聲辭職」支持者說,他們對賣力工作沒有意見,但只限於職責要求的工時範圍之內。他們奉行的格言是「領多少錢做多少工」。當然,有部分觀察家抱持懷疑態度,說辦公室向來有人時間一到即準時下班,也向來有人愛耍大牌,稱被指派的任務不在他們職責範圍之內。

「哈芬登郵報」(Huffington Post)創辦人哈芬登(Arianna Huffington)更進一步嚴厲批評,她撰文寫說,「無聲辭職」的下一步就是「辭掉人生」。但美國前勞工部長瑞赫(Robert Reich)對反駁觀點提出有力的總結,他說:「勞工不是在無聲辭職,而是在拒絕勞力被剝削。」

責任編輯/梁溶珈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作者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