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您說的這種做法只會把孩子寵壞吧!」有些父母聽到我說「請您好好地聆聽孩子說話」,就會不服氣地丟這句話給我。父母看到的是:那個自幼就不會耍任性、品行良好、會自動自發念書、不會跟朋友吵架、貼心又令父母驕傲的孩子,居然無法自立,還生了心病,而且都變成這樣了,專家們居然又建議「傾聽孩子說的話」。或許是因為如此,才讓那些父母感到無法接受和灰心。
孩子心理生病,大多都是父母「不夠寵」所造成的
還有,當我在處理長年閉門不出的嚴重個案時,可能建議他父母:「孩子真的很痛苦的話,就不要逼他上學(上班)。請讓他隨心所欲吧。」有些父母聽到我這麼說,就會激烈反彈:「這麼寵孩子怎麼行!」
但是,這完全是誤會。父母或許覺得自己一直都很寵孩子,不過實際上卻相反。孩子心理生病,大多都是父母「不夠寵」所造成的。
孩子從父母那兒獲得滿滿的愛,一面放心地依賴父母,一面成長,這就叫「形成依附」。當「形成依附」成熟後,孩子的注意力就會像離心力一樣,逐漸向外發展。換句話說,「形成依附」對往後的心理發展和建立人際關係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然而,即便不討論受虐兒和其他極端的案例,那些自幼就擔心父母吵架、一直扮演著「乖孩子」的子女,也沒有機會依賴父母。另外,若父母對孩子過度期待,不斷對孩子施加壓力的話,那麼,他們的孩子也無法撒嬌、依賴父母吧。被父母寵愛和接受他們的愛一樣有價值。愛是人們活著的燃料(原動力)。孩子被父母好好疼愛過,就等於儲存了大量的燃料,往後就算放他一個人,他也能自立自強。
然而,如果孩子在小時候沒有得到父母充足的關愛,沒有得到充足的燃料,就會在途中耗盡燃料,無法過正常的社會生活。當孩子沒有得到充足的寵愛時,就無法產生「父母會好好地接受我的感受」的安心感,因此,即便他們心裡知道「必須去工作」、「必須去上學」,身體也動不起來。
若繭居子女是四、五十歲的人,世人或許就會覺得他們「都這把年紀了,還在啃老」,但其實,繭居行為無關乎年齡,年齡不過是數字罷了。
有些堅強的孩子會早早看清父母,想辦法自立自強,然而,有些比較敏感的孩子若沒有得到充足的關愛,不管活到幾歲都無法獨立。大家應該要知道,「依賴、撒嬌」是健全成長所需的能量,若小時候在這方面的質和量上都無法獲得滿足,那麼不管這個孩子長到多大,他還是會繼續尋求他所缺乏的「被呵護」。
在這種情況下,若對孩子說「我不是一直在聽你說話嗎?」、「我不是一直都在照顧你、寵你嗎?」那彷彿就像在對已經脫水、感到口乾舌燥的求水人說:「只要有水分就行了吧?反正水分都一樣。」然後只給對方吃水果或生菜沙拉。聽到對方懇求「不是的,我是想喝水」時,還回答「不是給你很多水分了嗎?怎麼還需要水分?」或「光給你水的話,對你不好吧」不斷折磨對方,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很多孩子都告訴我,這個比方打得太好了,他們完全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