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睡公園了嗎?」、「你畢業了嗎?」2020年到2022年,短短三年因為Covid-19疫情、烏俄戰爭、美國升息, 台股至少遇上三次又急又猛的跌勢,每回暴跌時間也許不算特別長,但三天大盤跌千點或單日暴跌五百點,此時只要手上有股票的人,幾乎不可能沒有部位受傷。打開社群股版, 充滿著各式各樣「綠化」程度極高的對帳單,網友們自我解嘲戲謔,有時還眞療癒。
投資學上說:當股市從高檔回檔下跌20%,即視為進入「技術空頭熊市」。高山嚮導說:如果在高山上遇到熊,反擊會非常危險,最好的辦法之一就是「裝死」。在投資市場遇上熊市, 裝死是否有用?
陸續經歷過中國股災、中美貿易戰到Covid-19疫情、烏俄戰爭,這些年的股災逐漸教會了我一些事。
停損要快、狠、準
股票投資風險分為「系統性風險」和「非系統性風險」。「系統性風險」指的是大環境的政治經濟問題,例如烏俄戰爭造成股市大跌,這時不會只有台灣股市下挫,美國會跌、日本會跌、歐洲也會跌,而且都跌得又急又猛,稱為股災。而「非系統性風險」則是公司本身經營的問題,可能是公司面臨轉型陣痛期、訂單被對手搶走等,這種非系統性風險屬個別股票下跌,不太會擴及到大盤。
每當遇上全球一體適用的系統性風險時,非長期投資部位、短期投機的持股,停損一定要快、狠、準。投資市場裡有這樣的說法:「做多賺得多,做空賺得快!」想要賺20% 一個波段可能要花至少一季左右的時間,但股災來臨時,可能三、五天就跌20% 了。
因此,苗頭不對,忍痛停損賣出一定要快,千萬不要以為沒關係給它跌,擺著等回升就好。你要知道100元股票跌到八十元,是跌20%,但要漲回到100元,不是20%,是要漲25%;一百元股票跌到70元,是跌30%,但要漲回一百元,可是要漲43%,眞的不容易。
面對大盤又急又猛的跌勢時,我會檢視自己手中的部位,評估哪些是投機性質比較高的持股,先砍再說,把現金留在手上,避免過重跌勢虧損,待利空消化完後再重新進場, 我認為這才是資金最有效率的運用方式。
熊出沒!避險黃金、債券也會跌
過去傳統投資學都教我們:當有風險出現時,可以找避險資產躲一下。所謂避險資產,不外乎黃金、債券。但幾次股災中,我發現這些避險資產其實一點也不避險,常和股票一樣說跌就跌。
我歸納出的結論是:在非戰爭造成的系統性風險時,一旦波動過大,所有的避險商品都會跟著暫時失效。以黃金來說,實務上鮮少人會眞的拿現金去買金條回來放在家裡,大部分人都是透過金融衍生性商品來買黃金,既然是金融衍生商品,就有槓桿成分在裡面,所以當股市重挫,市場風險波動過大時,大家會「去槓桿」,把黃金賣掉、把債券賣掉,畢竟「現金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