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陸有個詞突然竄紅,那就是「倔強式單身 」,簡單講這是在說某一群人內心渴望脫單,卻從來不主動創造機會認識更多異性,大約就是被動的得過且過保持單身的狀態,或是說遇到沒有特別喜歡的人,保持觀望的態度,自欺欺人的說服自己單身也很自由,但看到別人談談戀愛也是蠻羨慕的矛盾心思,不知道這個詞,打中了多少單身女性的內心深處。
看完這個有趣的詞彙,立刻想到以前有個實習有個主管凱莉38歲才結婚,她是一個超厲害的外商管顧高總,待過上海、紐約、香港一流公司,超高薪水讓當年碩二的我,感到嘖嘖稱奇,當時跟著她接案一個月,聽著她說起30歲在香港買得起房,自行創業後,一天的薪水是別人一個月的薪水,然後我問起她這些年在海外顛沛流離的日子,很晚結婚會後悔嗎?
她對我說,其實會啊!因為我41歲生小孩,真的是高齡產婦了,不過她跟當年的我說: 「如果你有點懷疑,那就不要結婚,如果畢業那年沒有很想去某家公司上班,就不要勉強自己屈就,如果有一點不夠愛,一定會離婚;如果有一點懷疑,也一定會離職。 」
這段話要說對,還真的是對的,但真實的人生,人們沒有那麼多的時間等待那個100分的工作還是男人,礙於自己的荷包,還是礙於自己的年紀,當然還有自己的能力啦!9成的人結婚只是選擇那個想結婚的時候出現的人。
這句話是從我朋友的爸爸口中說出,多數人沒有時間等待那個自認100分的人出現,在此之前,就找個不完全對的人結婚/交往,那如果時間重來,你會後悔嗎? 我時常問朋友一句話,如果1-10 分,你對這個工作/對象給幾分呢?因為我也會時常問自己這個問題,因為剛畢業找工作我其實也時常在現況中尋找那個最適合的(或是說配得上當年自己條件的)選擇,真的不是我最愛的選擇,然後我變成更強的女人,獲得更多選擇的人,眼界變高,我還是提辭職了,因為將就比改變更痛苦!
坦白說我前公司沒有不好,但找到更好的出路,我還是去追尋那個作家夢,因為我最終還是想出書!但很謝謝前東家,讓我學到很多很多,讓我可以離開後無縫接軌出書,我每天為了成長很痛苦,我很感謝當年那個對我全力栽培、又嚴格難搞的女主管,但提離職那一刻,才終於進了圓神,意味著我未來不會再愛你了,所以我很明白,情場也是差不多的道理,有男人女人,甚至公司都只是過客,不是我的終點,所以我從不執著,因為以我的刁民個性最終追求的還是真愛!絕不是當年那個只配得上,那個沒有那麼愛的過客……
職場和情場真的是同樣的道理,就算人人說三十歲就很像一個工作還是找對象的分水嶺,這一年同儕們好像被迫去比較些什麼。標準台灣女性的三十歲是個拉警報,人人自危的年紀,不過以前公司的姐姐們,35歲沒結婚的也大有人在。反觀凱莉雖是台女,但海外待久了性格比較獨立,幾乎可以說像極了西方人,她不羨慕別人花開得早,只在意自己花開得好,凱莉說起這段話完全雲淡風輕,看不出歲月在她臉上留下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