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對現況失望、痛苦,極度想要扭轉現況?
想一想:我真的想清楚了嗎?還是想用離開作為手段,來使對方改變?
你可以告訴對方:「對於衝突不斷的關係,我相信你也不好受,而我也很痛苦……」
當你認為自己的付出,沒有被看見或理解?
想一想:自己希望對方理解的是什麼?需要對方如何回應你?
你可以試著這樣表達:「我希望/需要你這樣回應我……」
有個重點是,當我們自己都無法直接說清楚需求時,特別是常常用負面與否定的描述語句,對方的防衛也會被啟動,也就更難理解你的需求。
對我們所珍視的,先釋出善意吧
也許你會說,這些太難了。情緒湧現的當下,要「勒住舌頭」,我也覺得確實不太容易。但至少,當你發現自己說了破壞性的話語後,依然可以向對方表達自己的「後知後覺」。你可以讓對方知道當時那些具有破壞性的言語,是情緒性的表現,並非自己的本意,而自己真正想要說的是什麼。例如:
「剛剛那是我太生氣了,對不起。讓你感覺不舒服,也不是我的本意。其實我只是想跟你說,自己需要你的幫忙……」
畢竟,願意先釋出善意的那個人,展現的是面對問題的勇氣,看重的是關係,更是有能力付諸行動的人。
作者介紹|羅子琦
●諮商心理師證書諮心字第000800號,十七年執業資歷。
●晤談專長:伴侶與家庭關係、原生家庭、性別暴力與創傷、憂鬱與失落、職場壓力。
●參與並督導跨專業家庭系統工作,懷仁全人發展中心諮商心理師,家扶基金會大同早療中心、第一基金會、天使心基金會、台北市家暴中心等單位合作心理師,企業員工培訓講師,未來Family數位專欄合作作家。
●曾任桃園諮商心理師公會身障家庭方案督導、天使心基金會關懷部主管、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輔組專任諮商心理師等。
小時候喜歡靜靜地旁聽、觀察家中大人談話,在台語、客語不同聲道的轉換中,經歷家庭帶來的成長與失落,而在家庭與生涯追尋中,試圖替自己爭取自由空間。
執業迄今十七年,不斷在自身的家庭經歷中,反思「關係」所蘊藏的各種養分與傷痕。深耕專業,持續接受華人心理治療學會辦理之「系統取向治療訓練」、家族系統取向訓練師個別諮商督導。
一路與許多婦女、伴侶、家庭和青少年工作,因而更加企盼透過文字分享實務經驗的方式,帶動更多的「你」與伴侶、家庭,願意一同在關係中學習、成長。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寶瓶文化《給愛一個機會:婚姻諮商》(原標題:伴侶吵架避免說的十句話)
責任編輯/趙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