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第二大銀行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以下簡稱瑞信),在深陷一連串醜聞、經歷重大損失、股價跌至歷史新低後,決定改頭換面。10月27日第三季季報公佈時,公開詳細的公司重組計劃。
先談談第三季的財務表現:不僅連四季虧算,虧損金額40.3億法郎(相當於40.9億美元),高出分析師預期的虧損4.34億法郎,差距將近十倍。季度營收38億法郎,衰退幅度高達30%,低於預期的39.9億法郎,與去年同期淨利4.34億法郎相差甚大。巨大虧損主要來自配合重整計畫,反映遞延所得稅資產的重估價減值。
為了挽救頹勢,瑞信預計融資40億美元,進行大刀闊斧重組改革,以便聚焦在主要業務上。執行長Ulrich Körner表示,要從根本上重組瑞信,加強資本、加快成本轉型。具體策略主要分為三個方向:發行新股集資、業務重組、裁員。
《華爾街日報》原文:瑞信概述最新戰略計劃,將出售業務並籌資40億美元
業務重組方面,最大任務就是精簡投行業務。由於市場不穩定、投資銀行業務損失慘重,瑞信計畫將相關業務分離出去。阿波羅資產管理公司和PIMCO將收購一部份的證券化產品部門。該部門抵押證券和資產融資曝險達750億美元。原執行長將辭職。未來,瑞信將聚焦在財富管理諮詢業務上。
另外,瑞信將對既有股東發行8.89億股新股,股東每持有7股瑞信股票,可以再以每股2.52法郎購買2股新股。沙烏地阿拉伯國家銀行(Saudi National Bank)也已經承諾最多投資15億法郎,相當於瑞信9.9%的股份。
降低成本方面,瑞信的目標是在2025年底前,將總成本減少15%,相當於25億法郎。2023年將削減12億法郎成本,包括減少50%諮詢顧問支出和30%合約支出;並將在第四季裁員2700人,並在2025年裁員9000人。
為了籌措資金,瑞信早已展開一連串動作。10月初,瑞信就已經準備買回29.8億美元債務,其中包括9.792億以歐元或英鎊計價的優先順位債券,以及約20億美元的美元計價債券,用以減少利息支出。瑞信也將其持有一家基金分銷公司Allfunds Group的8.6%股份出售,籌到3.27億美元、另外將售出位在蘇黎世金融區的Savoy Hotel,預計將獲得5億美元。
瑞信的目標是在2025年時將普通股權一級資本適足率(CET1)衝回13.5%。CET1是衡量銀行是否穩健的重要指標,第三季瑞信只有12.6%。今年1月至9月,瑞信淨資產流出達130億美元,2021年同期則是淨流入300億美元,差距驚人。
瑞信身陷為客戶逃稅、洗錢等負面新聞危機,去年大客戶對沖基金Archegos慘遭斷頭,讓瑞信損失50億美元,除了虧損外還需負擔龐大的訴訟金額。
雪上加霜的是,受到升息影響,全球公司交易步調放緩,市場環境讓瑞士信貸面臨的挑戰更加嚴峻,融資成本也大幅上升。作為一家百年老銀行,瑞信拿出過去舊名「第一波士頓」,作為瘦身後的新名字,至於能否真的重返昔日榮光,前景尚未明朗。
本文為風傳媒特邀導讀人金牛幫幫忙撰寫,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風傳媒會員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責任編輯/林彥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