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基因缺陷的人,還該生小孩嗎?怕孩子遺傳家族精神病,醫師埋首破解「基因」的驚人秘辛

2018-07-18 16:26

? 人氣

雖然二戰已結束,遺傳優生學的災難逐漸遠去,但是另個潛在的危機卻正在蘊釀中,科學家發現了基因的物質基礎DNA,分子生物學崛起,很快地,遺傳學不再只是種豌豆或數果蠅,而是萃取剪接DNA再轉殖到大腸桿菌,讓DNA為人類所用、從事製造工作,能製造胰島素、幫助農作物抵禦病蟲害、生產激素讓鮭魚快速生長,後果就是產生無數基因改造生物(GMO),這些發展都令人憂心。還有更多的爭端與人類切身相關,有關基因醫療的發展(基因診斷與治療),有性向是否可遺傳的問題,也是一路紛紛擾擾,就像被詛咒似的,基因或遺傳學總是離災難很近。穆克吉成功地在書內呈現這些災難與衝突的面貌,高潮迭起之餘,也簡潔地解釋背後的遺傳學理,提高了可讀性。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基因之所以難以理解,就是因為生物遺傳的兩難性,一方面要維持相當的變異才能繼續演化、延續物種的生命,另方面受精卵要能把父母的DNA重新組合後,忠實地傳承給子代。重新組合的DNA在遺傳學術語中稱為基因組,即攜帶指導受精卵準確發育的錦囊密碼。細胞依照密碼的指示,開始進行細胞分裂產生更多的細胞,細胞依各自任務再分化成不同的細胞,執行不同的功能,然後再不斷的分化,產生更多群細胞,這即是胚胎發育的過程。在這過程裡當然不能出錯,一旦出了錯,發育就會停止,甚至流產。事實上,胚胎發育可視為地球上最複雜繁瑣的「生物製程」,負責監督指揮的就是染色體裡的DNA分子長鏈。

染色體蜷曲在細胞核合內,長得非常小,一般人可能一輩子也不曾見過自己的染色體,染色體中蘊藏眾多密碼,而人類約有兩萬個基因,要在對的時間內,從小小的染色體中取出對的密碼,其難度可想而知,胚胎發育要像製造手機一樣精準是困難重重,因此,即使是同卵雙胞胎也不會完全一模一樣。

再回到之前的關係式「特徵=基因+環境」,胚胎發育的每個細胞都要符合這個關係式,基因雖然來自雙親,不過發育過程的微環境不一樣(例如相鄰的細胞不一樣,胚胎內的分子濃度也難以絕對相同),雖然特徵很像,但不會完全一致,無法做到百分百的品質管制,這是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難以排除的「發育雜音」。因此,不妨思考一下,遺傳真的讓我們和親戚變得不可分割嗎?那可不一定,就端看那個特徵是否會遺傳了。

文/于宏燦(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本文經授權轉摘自《基因:人類最親密的歷史》(原標題:遺傳與環境影響:導讀辛達塔.穆克吉的《基因》)
責任編輯/趙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