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讀書時,抓不到重點,那是因為沒抓住書的邏輯線。抓住邏輯線,會讓你在讀書時事半功倍。
其實,就像小說、電影都有明線、暗線一樣,通常,每一本書中,也有兩條線索:第一條是客觀邏輯線,即作者的邏輯線,它是客觀存在的,體現作者的行文思路,通常就是書的目次;第二條是主觀邏輯線,即在你讀書後,你認為的書中重點的邏輯線,它是主觀存在的,每個人閱歷、理解力等不同,主觀邏輯線也會有所不同。那麼,如何梳理書中的邏輯線呢?
第一遍:用「目次」梳理客觀邏輯線
很多人在讀書時,忽略了目次,其實,目次是非常重要的讀書線索。建議你在讀書時,用目次梳理客觀邏輯線。方法如下:
第一步,總結重點:每讀完一節後,用一句話或關鍵字,歸納總結出本節的重點。歸納總結的過程,也是回顧複習、加深理解和記憶的過程。
第二步,標注重點:然後,你在目次中本節對應的位置,用筆直接寫上重點即可。這樣,在全書讀完之後,你只需要回看目次,就可以非常迅速的抓住重點了。
客觀邏輯線就像是書的地圖,能讓你讀書時不會迷失重點。
第二遍:用「便箋」梳理主觀邏輯線
在讀完一遍書後,你是不是特別有成就感,然後就直接把書收進書櫃呢?這是錯誤的讀書方式。正確的方式,是不要急著把書收進書櫃,而是繼續「複習閱讀」,加強複習書中重點。你可以在複習閱讀,即第二遍讀書時,用「便箋」梳理主觀邏輯線。方法如下。
第一步,只讀重點:在第二遍讀書,即複習閱讀時,並不是通讀全書,你只讀自己在第一遍讀書時標注的重點,即「折頁+畫重點」的地方即可。
第二步,寫關鍵字:此時,凡是特別打動你的地方,你可以貼上兩張便箋。第一張便箋,寫下本部分的關鍵字。
第三步,留下標記: 第二張便箋,直接貼到書中做為標記,以提醒自己這裡是重點內容的出處。
第四步,挑出三點:在你讀完第二遍後,把寫上關鍵字的第一張便箋全都拿出來,統一貼到某處,比如,桌子上、白板上、牆上等。這時,可能有多張便箋。然後,你再從中挑出最打動你的三張便箋,並且保證這三張便箋有一個內在邏輯,並重新放置排序。
第五步,理出邏輯:這時,你就能梳理出你的主觀邏輯線了。邏輯清晰後,就為輸出打下了堅實基礎。不管你是與人討論這本書、寫書評,還是錄影片、直播、做讀書分享,都會非常輕鬆。
一位書友影格就感慨,學會利用主觀邏輯線後,輸出不再難於上青天。有一段時間她們部門每週五例會都要求員工進行15分鐘讀書分享,因為不得章法,每次她都是照書念,直到把大家「哄」睡。因為分享枯燥、無趣,她在上面講,同事們在下面辦公,她感覺每分每秒都在自愧中煎熬。於是她期盼著分享活動趕快取消,甚至期待週五緊急加班或者生病請假。對她來說,讀書本來就很難了,要進行具個人思考和分析的分享更是難於上青天。那段時間,她非常苦惱,甚至擔心影響年底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