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至今「只要買過樓、炒過樓,就明香港係癲癲哋。」於戰前的香港,並沒有買樓的概念,一直到了戰後五○年代,香港出現樓宇「分拆出售」和「分期付款」,一般市民只需要先交付樓價的一半,甚至一成金額,便可以即時晉身業主階級,擁有自己物業,完成傳統安居置業的目標,進而衍生出港人認為「買磚頭能保值」的概念,開啟「樓奴」的人生。
香港的房子為什麼那麼貴?
香港擁有半個世紀的房屋發展史,於戰後初期,因為有數以萬計的人扶老攜幼從內地逃難到香港,令香港於短時間內人口暴增,人口於數年間由原本只有50萬人,激增至220萬人,進而出現嚴重房屋短缺的問題。
但當時的華人普遍都是工人階級,一般收入僅得百餘元,大家都是租樓或屈居於寮屋、徙置區、板間房等,居住環境相當惡劣。也就是說,當時的人們只求有瓦遮頭,並沒有買樓的概念。加上當時市場的交易都是按照一張地契、一整幢樓,或者是一個地段作為單位來買賣,沒有像現在以一個樓宇作單位。所以在以前,買樓都是有錢人的「玩意」,一般是地產商或大家族才會活躍於買賣。
直到1947年香港才首次推出「分層出售」的賣樓制度,即分層業主共佔地權,並有樓契說明各業主之權益,而且因為拆細後入場門檻降低,市場反應良好,當時更成為一時佳話。然而再破格的策略,對當時的打工仔來說,仍然是遙不可及的置業夢。
然後到了1954年,首次推出「分期付款」及「賣樓花」的銷售策略,即買家可以樓價的五成作為首期訂金,於交樓前分期付清餘下五成款項,也就是買家只需付一萬元,便可晉身成業主,這才為地產市場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當時的發展商在收取訂金後,才動工建樓,亦即是賣「樓花」,這些創新的銷售安排,令當時市場中人都嘖嘖稱奇,並吸引業界爭相仿傚,結果造就人人蜂湧爭買樓的盛況。
再到了1960年代,香港的銀行看中樓宇買賣的可觀生意,便開始把樓宇按揭(房屋抵押)納入銀行業務範圍之內,並建立出全面按揭系統至今。到了1980年代,銀行已可提供九成按揭,隨便拿出40萬就可以全額付清樓價並買入單位做業主。直到1990年代(即在短短的十年間),當時價值40萬的樓宇就升至300萬以上。從此香港全民都為樓狂,形成現在這個近乎「有升無跌」的黃金神話。
於1990至1997年間,是香港樓價瘋狂暴升的時期,也有很多人上午買樓,下午就成功賣掉了,這是出現在回歸前瘋狂炒樓的年代,令樓價狂漲,不過同時也意味著許多人買不起樓。
到了2003年香港樓價終於見底,當時的樓價與1997年的高位相比,足足跌了70%,因此當時有不少人突然變成「負資產」一族。默默守到2011年,香港的樓價才再度回升,加上內地客也加入香港炒樓的戰場,以及樓市是政府主要的收入來源⋯⋯令樓價一直高踞不下,而形成長久以來「有屋無人住,有人無屋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