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市話普及率高於美國、新加坡,卻也面臨用戶逐年下滑態勢,民眾抱怨「只剩選舉期間會響,還有讓詐騙電話打來而已」。中華電信指出,市話是網路韌性一環,遇到天災或停電就像「救命線」。
回顧市內電話的歷史,要追溯到1876年電話發明問世,距離行動電話普及前,有100多年發展時間;而台灣在1975年推動「村村有電話」計畫,搭上台灣經濟起飛,電信局大量建設,才造就台灣市話的普及與便利。
不過,根據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統計,隨著行動電話及免費語音通訊軟體普及,語音服務式微,市內電話用戶數從2008年的1308萬戶,逐年下滑到今年2月的1025萬戶,14年多來減少283萬戶;統計也顯示,民眾平均每天講市話時間不到7分鐘。
中華電信在電信局時代積極挖馬路、鋪設電話線,也造就市話市占率高達9成,是全國客戶數最多的業者,全台約有1000萬用戶,扣除2成5到3成左右的企業用戶,還有700多萬家庭用戶,每年仍有新台幣數百億元的營收貢獻;但傳統語音營收逐年下滑,市話近年來呈現緩降趨勢。
多數民眾反映,市話的功能幾乎被取代,以前還要靠市話撥接上網,或是打國際電話,但隨著光纖網路發展、行動電話的普及,以及Line的免費電話便利性,市話「只剩選舉期間會響,還有讓詐騙電話打來而已」。
但專家分析,如在颱風、地震等天災導致停電時,甚至戰爭發生無線網路全斷時,還可以通的市話就是不可或缺的救命線,建議民眾用每個月70元的月租費當買個保險。
中華電信官網在市話說明的頁面上強調,「科技再進步,市話依然很有用」,並點出「急」、「省」、「安」3大適合使用的場景,包括緊急時撥110、119,可顯示報案地址;第二是通話費較省,打客服、店家訂位時省很大;第三是停電時仍可通,報平安最可靠。
中華電信主管進一步表示,停電時基地台大約還可以支撐數個小時;但如果停電時間一長,市話就能成為備援角色,確實是「救命線」,也是通訊網路韌性的一環。
民眾也許從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市話的必要性,據NCC調查詢問,未來12個月會取消住處市內電話的比例僅4.2%,有超過9成受訪民眾表示不會取消市內電話。
此外,進一步比較NCC數據,美國與新加坡市話普及率相對其他國家較低,美國更以28.82%比例,在2021年成為普及率最低的國家。若用下滑幅度分析,韓國、美國下降幅度大;而台灣自2013年71.14%快速驟降到2014年59.96%後,下滑趨勢趨緩,2021年普及率降至52.54%。
中華電信主管指出,許多經濟起步較晚的國家,幾乎都省略「線到線」的市話建設策略,與其挖馬路拉線,不如直接蓋基地台,進行「點到點」為主的行動通訊建設,造成行動電話比市話更為普及的狀況,中國就是其中一個案例;而台灣累積30、40年的發展,造就市話普及率仍高,可做為通訊網路加強韌性的一環,應視為一項優勢。
而隨著時代技術進步,市話仰賴的傳統交換機也將進行資訊化、數位化更新,中華電信預計在2024年完成電話網路全面IP化,屆時所有網路線將匯流成數據,服務量能擴大,可節省4/5的碳排放量,能源節省上的效益驚人,也能藉此節省建設成本,提升獲利表現。
中華電主管指出,此舉不只讓交換機效能提升,也因為設備體積變小,機房能讓出更多空間進行資產活化,對人力和成本的降低都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