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風律動的美術館 新北市美術館4/15正式開園 建築大師姚仁喜突破建築框架 以新舊建材開啟與藝術的對話

2023-04-13 18:00

? 人氣

高低起伏的外觀是以「蘆葦叢中美術館」為創意發想。(攝影/林忠旻)

高低起伏的外觀是以「蘆葦叢中美術館」為創意發想。(攝影/林忠旻)

眾人引頸期盼、乘載夢想與希望,由臺灣知名建築師姚仁喜和其帶領的「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場」共同打造的「新北市美術館」將於4/15正式開園。座落於新北市鶯歌區,是新北市籌備超過20年、首座面向國際的公立美術館。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享譽國際的建築師姚仁喜賦予建築全新概念。(攝影/林忠旻)
享譽國際的建築師姚仁喜賦予建築全新概念。(攝影/林忠旻)

新北市美術館基地位於鶯歌溪和大漢溪匯流的三鶯新生地,姚仁喜當年前往基地場勘時,被群山圍繞的景致深深吸引,而基地所在有如一座獨立的小島,姚仁喜突破既定封閉方盒的美術館規範,弱化建築物的既定印象,靈活運用不同建材和元素,融合三峽和鶯歌歷史人文風采,一座面向大眾、拉近觀者與藝術距離,搖曳於「蘆葦叢中美術館」的美術館因應而生。

打破建築固定框架,剛硬鋁管創造風姿搖曳律動感

粗獷外表的耐侯鋼橋樑,是民眾自館前路通往美術館的唯一路徑,耐候鋼表面鏽層看似粗糙,精密的表面鏽層使其無懼長年室外的日曬雨淋,因此被大量運用於現代藝術雕刻和建築。隨著時間積累,耐侯鋼表層滿鏽時的顏色將呈現橘、紅色調,與三峽老街紅磚拱廊建築,以及地面鋪設的紅磚相呼應。通過被姚仁喜喻為儀式性的通道,跟隨銀灰色景觀柱的引領,眼前所見為高低錯落圓柱鋁管所包覆的美術館主體建築。

美術館的外觀是由3,166根、直徑20公分的圓柱狀鋁管,以及三款不同深淺的灰色鋁板所包覆,鋁管全長加總為14,415.5公尺,等同28座台北101疊加起來的高度。看似不規則、錯落不一的垂直鋁管,係由圖紙上簡單幾何線條發想而成,歷經無數次模擬、解構和重組,每一個鋁管都有專屬編號和擺放位置,姚仁喜指出,靈感源自於使用傻瓜相機拍攝時,若無法成功對焦而特有的模糊感,希望藉此抹去世人對城市建築物清晰、明瞭的印象,而秀麗的自然環境也不適合過於突兀的建築體;翻轉建築物既定印象之餘,特地選用噴砂處理的柱狀鋁管,使建築體即使在陽光下也不會造成過於閃爍的反光效果,同時融合秋季綻放的蘆葦草,透過視覺與想像,模擬蘆葦風中搖曳的姿態並賦予建築體流動感,「模糊、曖昧」的氛圍激起民眾尋覓探索的渴望。

鋁管的內層為陶管設計,符合鶯歌的陶瓷印象外,也達到減少熱吸收、節能減碳的功效,且多數建材皆為MIT製造,足見臺灣建築工藝的實力。姚仁喜和團隊特別委請英國結構師,將支撐建築體的樑柱與銀白色的鋁管完美融合,減少建築內部被樑柱切割的破碎和壓迫感,打造出最寬跨距達22公尺的寬闊挑高6.8至11公尺的場域。

新北市美術館外觀3,166跟噴砂鋁管和不同深淺灰色鋁板包覆而成。(攝影/林忠旻)
新北市美術館外觀3,166跟噴砂鋁管和不同深淺灰色鋁板包覆而成。(攝影/林忠旻)

穿梭藝術街坊巷弄,探詢空間開啟藝術的對話

姚仁喜擅長在現代建築和傳統文化之間找尋平衡點,而新北市美術館其實是一座地下3層、地上8層,結合正式展覽場館和藝術創作街坊的集合體,相較於大量使用創新建材的展館,層層疊疊、坡勢高低起伏的藝術街坊則是模擬周邊起伏山勢和大漢溪河床,縱橫交錯的疊加也模糊了地面與屋頂的界線,狹隘的巷弄和寬闊的廣場,利用空間的收與放,讓行者穿梭不同空間場域,亦是一種藝術尋訪、與之互動的獨特體驗。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