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共和銀行存款銳減、股價探底後遭當局接管,由摩根大通收購。這是美國史上第2大銀行倒閉案,市場卻不像3月矽谷銀行倒閉時那樣恐慌,原因在於第一共和銀行的問題獨特。
近2個月來,第一共和銀行(First Republic Bank)市值蒸發97%,不只大量存戶琵琶別抱,投資人眼見這家銀行恐怕時日無多,也早已「棄船」。主管機關1日清晨宣布接管第一共和銀行,由全美銀行業龍頭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出資承接全部存款和多數資產。
摩根大通與多家銀行競標後出線,雖然依收購協議要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分攤第一共和銀行貸款損失,但也順勢吃下第一共和銀行富裕客戶,美國銀行業經歷這波洗牌「大者更大」。
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宣告,矽谷銀行(SVB)3月倒閉掀起危機掃到第一共和銀行這篇章已完結,「每個人應該都能深呼一口氣」。
從美股全天走勢觀察,投資人確實鬆一口氣。道瓊工業指數一整天在平盤附近遊走,終場下跌46.46點,跌幅0.14%;標準普爾500指數和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分別下跌0.04%、0.11%。
第一共和銀行成立於1985年,總部設在舊金山。灣區同業矽谷銀行3月無預警倒閉後,財務體質欠佳的第一共和銀行數天內存款失血約1000億美元。即使以摩根大通為首的多家大型銀行出手,存入300億美元以利穩定人心,第一共和銀行業務仍未見起色,投資人信心脆弱。
截至第1季末,第一共和銀行資產總額約2330億美元,如今走入歷史,成為美國史上第2大銀行倒閉案,僅次於2008年聲請破產、同樣由摩根大通接手的華盛頓互惠銀行(Washington Mutual Bank)。
美國史上前4大銀行倒閉案中,3起發生在過去2個月。除第一共和銀行、矽谷銀行外,總部設在紐約的簽名銀行(Signature Bank)也在3月銀行業亂局期間倒閉。
第一共和銀行步上後塵,許多人的疑問是這波亂局是否就此結束?美國銀行體系是否還有未爆彈?2008年金融海嘯會不會在15年後的今天重演?
華爾街日報分析,第一共和銀行倒閉不大可能掀起美國銀行業另一波信心危機。今年首季,全美區域銀行都面臨存款失血,但與第一共和銀行流失的1000億美元無法相提並論。
耶魯金融穩定計畫(YPFS)資深研究人員凱利(Steven Kelly)說,第一共和銀行問題始於矽谷銀行、簽名銀行倒閉,當初引發的恐慌已近尾聲,情勢發展不像2008年一有銀行倒閉投資人焦點馬上轉向下一家大銀行,人心極度不穩。
第一共和銀行專攻美國西岸與東岸菁英,一度是美國銀行界最有價值品牌之一。家財萬貫的客戶帶來大筆存款,成為這家銀行提供給富裕購屋族超過聯邦住房金融局(FHFA)限額的低利抵押貸款資金來源,在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爆發後的超低利率時期生意興隆。
但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為壓制通貨膨脹,去年3月起積極升息,第一共和銀行客戶存款要求更高報酬,利率走升也減損這家銀行在低利時期發放的貸款價值。
矽谷銀行3月倒閉令外界擔心美國銀行體系是否潛藏風險,第一共和銀行慢性問題化為劇痛,因為這家銀行特別倚重超過FDIC保障上限25萬美元的存款,特別容易受擠兌衝擊,貸款與證券資產也因利率陡升而出現鉅額的未實現損失,財務每況愈下。
過去2個月第一共和銀行苦撐時,不僅存戶與投資人拋棄,許多內部員工也另謀高就。
第一共和銀行上週公布財報顯示上季存款失血比預期嚴重,之後幾天股價直線下墜。但追蹤同業股價走勢的KBW那斯達克區域銀行指數同期卻變動有限,意味投資人歷經3月銀行業驚魂,普遍將第一共和銀行困局視為獨立事件,而非系統性危機預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