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頭痛、疲勞,都是體內濕氣太多造成的!中醫師教你從10症狀自我檢測,2大NG食物沒事別碰

2023-05-11 11:02

? 人氣

夏季天氣原本就潮濕,還有梅雨季節等氣候,天氣忽冷忽熱,就容易讓體內累積濕氣。(示意圖/buri@photoAC)

夏季天氣原本就潮濕,還有梅雨季節等氣候,天氣忽冷忽熱,就容易讓體內累積濕氣。(示意圖/buri@photoAC)

夏天是濕氣聚集的嚴重時期,有一句古話:「千寒易除,一濕難去。」體內濕氣太重,會形成一種病症,即中醫經常說的「濕邪」。有的人會出現疲勞、莫名水腫、失眠,甚至頭暈昏蒙、關節疼痛等不適。中醫師表示,不妨吃3大食物排濕,以及必按2大穴位除濕。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賴博政表示,賴博政醫師說明,濕氣可分為外濕與內濕,「外濕」是由於外在環境如天氣、潮濕對身體的影響,而「內濕」則是身體內臟濕氣重,造成身體出現不適。

濕氣分為內濕與外濕,症狀大不同

中醫注重天時節氣,夏季天氣原本就潮濕,還有梅雨季節等氣候,而這時候天氣忽冷忽熱,如果身體未加以做好保護,各種病毒就容易入侵人體,產生濕邪的症狀,可能出現噁心、胸口悶脹、飲食無味、皮膚搔癢、頭昏腦漲,更嚴重每當天氣變天時,便會出現關節痠痛的症狀。

和外濕相對的是內濕,內濕的症狀有甚麼呢?首先要了解內濕是怎麼來的?人體從外界攝取食物、飲水後,經由腸胃的初步消化,脾將水轉輸到全身,供給人體正常應用,因此,如果喝水太多、飲食不節制、經常暴飲暴食、進食時間不固定,或常吃一些不好消化的食物,腸胃的功能必定受到影響,水濕代謝受阻,就會出現噁心、胸口悶脹、食慾變差,還有腋下、鼠蹊部容易流汗、大便稀淌不成形、小便量多、婦女的分泌物變多等「內濕」狀況。

2大族群容易有濕邪症狀

賴博政醫師說,了解水分代謝的機轉,就可以知道兩大族群容易有濕邪的症狀:一是從事清潔工作的族群,因為這類人常常會接觸到水,如果不及時將身上水分擦乾,寒濕或是濕熱便容易因此從外進入,造成皮膚搔癢、皮損糜爛、濕疹、關節痠痛等症狀。另一大族群就是飲食不節制的民眾,如果長時間喝冷飲,或是習慣吃烤炸辣類的食物,長時間下來,脾胃運化水液的功能失調,水濕會在體內堆積造成「內濕」的症狀。

3大食物排除體內外濕氣

如何避免濕氣上身呢?賴博政醫師表示,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常見的蔬果,像是薏苡仁、絲瓜、冬瓜都可以幫助排除體內多餘濕氣。

1.絲瓜

絲瓜偏甘涼,本身含有大量膳食纖維、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及微量元素,具有利水、消腫、除濕的作用,可以排除多餘的熱氣和水濕。此外,絲瓜含有大量纖維,可以緩解便祕。

2.冬瓜

冬瓜也常被用來當作藥膳食材,冬瓜是葫蘆科的植物,在《本草經疏》曾提到:「冬瓜味甘,氣微寒,而性冷利…,故能利小便,除小腹水脹也。」,冬瓜得清熱利濕,解暑熱,除熱痰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常用於水腫脹滿、肺熱黃痰的保健藥膳。

3.薏苡仁

薏苡仁也是常見的中藥材,性味甘、淡、微寒,具有淡滲利濕的作用,此外,也具有美白的作用,但須薏苡仁較寒,吃多容易腹瀉,在食用上較需注意,不宜過量。

排除濕氣必按2大穴位

此外,平時可以按壓兩大利水除濕的穴位,如果有濕氣的民眾可用指腹對於以下穴位輕壓約10分鐘,或感到酸麻即可:

1.三陰交:

位置:位於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四指幅的高度,脛骨內側肌肉凹陷處。

功效:祛濕通絡。

2.陰陵泉:

位置:穴位在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下方的凹陷處,按壓有痠脹感。

功效:健脾利濕。

避免濕氣上身多運動、少久坐

賴博政醫師提醒,若要避免濕氣上身,除了可以多食用上述食材,按壓兩穴道外,平時應養成良好習慣,多運動、少久坐。中醫有句話:「氣行則水行,氣滯則水停。」養成良好運動習慣,固定一週運動3次,每次30分鐘,讓身體的氣血運行順暢,氣血通暢水液就不會停滯在局部,造成水濕的症狀。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華人健康網。(原標題:疲勞、頭暈是濕氣大惹禍,3大食物排濕!賴博政中醫師:必按2大穴位除濕)

責任編輯/林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