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老時最可怕的不是沒房,而是沒有現金流...
聯電前董事長曹興誠指出:「年輕人買房子會被套牢,會害了你的一生,背房貸變成房奴是錯的觀念,年輕人買房是最差勁的理財。」
上述這句話被新聞媒體大肆報導,但其實曹前董事長還有講到:「很多人能力不好,卻抱怨薪水低,年輕人賺的錢應該要投資自己能力,才能改變薪水結構,且做投資,錢滾錢才會有錢。」
說真的,我非常認同曹前董事長的說法。
年老後沒房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沒有現金流
當年輕人把半輩子都奉獻給房子,忽略投資自己,年老時最可能碰到的下場,就是窮得只剩房,且繳完三、四十年房貸的房子,已離變成危樓不遠,銀行貸款意願也不高,想要以房養老難度不小,更不用說還要負擔各種養房費用。
因此,讀者朋友要認清的事實是,年老後沒房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沒有現金流。
現在房子買下去了,年輕時工作穩定,幾年內都還不會有感覺,但假如沒有持續投資自己,能力沒有跟著年齡增長,又沒有透過資本利得幫自己加薪,邁入中年後由於工作跟收入不穩,年輕時買的房子可能就會變成累贅,最後變成下流老人仍是一場空。
不過,我也必須得說,現代年輕人買個房子可能要賠上下半輩子,這絕對是不正常的狀況,而是前人放任炒房的後果,才讓愈來愈多年輕人看不到未來。
但台灣炒房結構比麻花捲還要緊實,沒有什麼外部力量摧毀這個結構,炒房環境還是很難改變。
所以說,山不轉路轉,在極度難買房的變態環境下,硬著頭皮買房不是唯一出路,多投資自己和學習投資,為未來的自己著想更為重要,因為我之前就說過股市進入門檻相比房市低,投報率和靈活度卻比房市更高。
當然,假如出現某些外部因素,像是全球金融風暴等,讓台灣房市麻花捲鬆動,不用想太多,趁這時候入手一個家自住不是壞事,但切記不要囤房炒房,不然原本感嘆房價太高的你,最終仍會變成推高房價的幫手而造業。
本文經授權傳載自狄驤的資本主義求生筆記
責任編輯/趙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