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八零年代後出生的年輕世代,進入社會後,面臨的是一個機會飽和、看不到未來的現實。進入大企業的競爭、考公職的壓力、甚至連想要開間小店都沒有可能。韓國已是亞洲經濟大國,社會裡卻仍然有著如此嚴峻的問題,值得我們借鏡反思。
2018 Jeonju IFF 全州國際影展韓國影片競賽大獎|2018 桃園電影節青春漫遊單元—《八零後出生的成惠》。
2018 桃園電影節08/19、08/24播映。
---------以下有雷慎入--------
劇情簡介
成惠大學畢業後在大公司實習,遇到性騷擾卻投訴無門,只得離職。29歲的她過著半工讀生活,父親住院中、在家鄉餐廳工作的母親不斷跟她要錢、不成熟的男友對於成為公務員有著不切實際的想像,日復一日的瑣事成為不能承受之輕,無能改變現狀的她只得默默隱忍,前途無亮也無望,成惠的無聲控訴便是身處「朝鮮地獄」的韓國年輕人真實寫照。
記得曾經看過一篇文章,現在上網找能找得到,出自政治大學教授蔡增家於2016年出版的著作《上一堂最好玩的韓國學》,其中有篇一名韓國留學生的告白被多家媒體、報章雜誌轉載,韓國學生說自己非常羨慕台灣人,因為失業了還可以去賣雞排,這聽起來有些像是玩笑話,但閱讀完全文後會發現韓國學生是用多麼無奈的口吻在訴說這樣的羨慕。他解釋著「在台灣,只要願意做,一切充滿機會與可能。但是在韓國,情況就不一樣了。如果沒有工作想要去賣石鍋拌飯,卻發現韓國規模最大的全州石鍋拌飯是三星集團旗下的子公司開設的,根本沒有我可以插旗的空間;如果想要開一家韓式烤肉店,卻驚覺在韓國處處可見現代集團旗下的豐林烤肉店,市場早就被壟斷。甚至連韓國人每餐必備的聖品—泡菜,也幾乎由LG集團旗下的CJ公司所製造販售。」
正因為大財閥勢力壟斷各大小產業,所以韓國年輕人都將「到大財閥上班當成是自己終生的志業與目標」,為此除了要通過競爭激烈的面試、筆試之外,在就學期間「不能有任何批判大財閥的言論與行為」,若有不好的消息傳出,就算能力再好恐怕一生都與大財閥無緣。蔡增家教授提到「韓國社會普遍以是否進入大財閥工作為衡量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有這樣的自我要求壓力可想而知,「在全球的幸福指數當中(韓國)卻是敬陪末座」、「年輕人的自殺率卻是全球最高」,此外,大財閥與中小企業所能給的薪水落差過大,也間接擴大了韓國的貧富差異。蔡增家更舉曾任三星集團法務長的金勇澈一書《三星內幕》為例,指出三星集團勢力龐大到連各界都不敢出聲,曾出的醜聞還讓總統出面特赦,讓金勇澈直呼「現在的韓國,早已不是民主共和國,而是三星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