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語:鬼屋或許是一種殘酷的浪漫
「鬼」和台灣的傳統信仰、歷史契合,一個又一個的傳說逐漸成為文化的一部份。作為恐懼和想像的集合體,「鬼」的神秘性成了謎團的解答、情感的歸屬,偶爾甚至是生活的調適劑。
層出不窮的各類靈異小說、鬼片、靈異節目代表人們喜歡鬼,也需要誕生「鬼」的場所,那就是「鬼屋」了。
從這十大鬼屋來看,成因大約分成三種:第一,屋內或附近傳出大型死亡意外或是殺人事件,如教師會館、五子命案凶宅、海灣新城;第二,屋內傳出女性自殺,如民雄鬼屋、烏日鬼屋、成功鬼屋、基隆鬼屋;第三,房屋本身外觀或功能令人聯想到戰爭或死亡,如杏林醫院、松園別館、東海碉堡。
這些建築,經過時間與謠言的淬鍊,成了民眾裹足不前,卻又制止不了好奇心的禁地,讓各種網誌或媒體都煞有其事的大肆介紹。
鬼魂不需要被證明,鬼屋的一切都能成為鐵證,成為絕佳素材,讓人們得以毫無限制地編造不會受苛責的故事。
但是,依然有被忽略的面向。
「鬼屋」的屋主會怎麼想?辛苦建造的房子被冠上恐怖傳說,不只無法回去住,要脫手更是困難,買家難找、價格難談。
意外、殺人事件的死者家屬呢?他們的家人成了冤魂徘徊,或許還會害人,不得善終,會有任何人在意他們的想法嗎?附近的住戶呢?「鬼屋」引來人們探險,對他們的生活造成什麼困擾?他們會是「不怕附近鬧鬼」的一群坦蕩人士,還是不堪其擾的鄰居?
看似無害的傳聞,並不總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還會令人受到傷害。
近年來,鬼屋們有的改建、有的轉生為觀光景點、有的則是被撕掉標籤,逐漸被淡忘,現在的社會消滅鬼屋、也消滅鬼,換個角度想,也許或多或少能平復一點,被鬼故事無意間傷害的人們吧?
不過,即使鬼屋消失,恐懼、想像力和夢想也不會枯竭。可以肯定的是,打開手電筒,在黑暗中窺探,想像同時奔馳的快樂,大概不會消失。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重大歷史懸疑案件調查辦公室(原標題:鬼屋也拚都更轉型!盤點台灣鬼屋(上)、鬼屋也拚都更轉型!盤點台灣鬼屋(下))
責任編輯/蔡惠芯
【民俗說法不代表本站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請勿盡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