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獨立之初,是個不折不扣的農業國家,國家的發展非常落後。那時美國人從紐約到舊金山,需要乘船繞行南美洲的合恩角(Kaap Hoorn),最短的時間也要6個月。
1863年,第一條連接美國東海岸與西海岸的太平洋大鐵路開始修建,直到1869年完工。這條鐵路當時被譽為「世界七大工業奇蹟之一」。
在這條貫穿北美的大鐵路上,有一位名不見經傳的鐵路工作人員,他的名字叫理查.西爾斯(Richard Sears),也就是後來著名的西爾斯公司的創始人。
理查.西爾斯的身分,讓我想到了曾是英語教師的馬雲。馬雲因為英語好,在1995年受委託到美國催討一筆債務,那次美國之行讓馬雲成為國內最早接觸互聯網的人之一。理查.西爾斯作為鐵路工作人員,也是美國最早了解鐵路運輸的人之一。
鐵路和互聯網可以比較嗎?其實完全可以。鐵路最重要的價值就是連接,互聯網也是。當年的鐵路工人和今天的互聯網從業者,其實沒有任何本質區別。
從1851年到1910年的60年間,美國掀起了鐵路建設高潮,年均修建鐵路6,000多公里,僅1887年一年就修建鐵路20,619公里,創鐵路建設史上年均修建鐵路的最高紀錄。1916年,美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美國歷史的最高水準,約為408,745公里,約占當時世界鐵路總長度的39%,形成全美四通八達的龐大鐵路網。
這和現今中國積極地建設互聯網,是不是出奇地相似?鐵路,就是當時的互聯網。
鐵路的本質是什麼?是連接。因為鐵路這種前所未有的高速連接,空間正在被悄悄折疊。兩個很遠的人,可以迅速站在對方面前。
這種身處其中很難察覺的「空間折疊」,被西爾斯看見了。
西爾斯從「鐵路互聯網」這條洋流上,看到了什麼商機?要講清楚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當時的美國社會。
19世紀80年代的美國,人口只有5,600萬,其中65%生活在農村。美國鄉村的農民將農作物收成變成現金,再到當地的雜貨商店購買日用品。1891年,每桶麵粉的批發價為3.47美元,但在零售店裡的售價是7美元,加價100%。
這種「中間商賺巨額差價」的現象,在當時的美國很嚴重。農民們開展抗議活動,和中間商做鬥爭。當時美國的農村與城市相隔很遠,農村的消息閉塞,農民也非常保守,即使是商家到鄉下去賣東西,農民也擔心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
這就是資訊不對稱和信用不傳遞。
作為鐵路工人,西爾斯敏銳地意識到了鐵路這種新的連接工具蘊含的巨大價值。他似乎看到了一個可能的巨大的結構性改變,及其背後蘊藏的一個偉大機會。於是,西爾斯決定在全美的鐵路沿線,大規模地散發「郵購商品目錄」,目錄上寫著「世界上最便宜的商品,我們的貿易遍布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