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曆」是台灣民間流通最普及的曆書,過去人們依照農民曆的時序原則進行農事,也以農民曆中的「行事宜忌」、「每日吉凶」作為日常行事的準則。
農民曆的由來
農民曆的由來已久,早期為了配合農業社會的行事,中國歷代都會由官方根據觀測天文運行的結果,統一頒訂曆法,作為農事作息的主要依據,稱做「官曆」。而各朝的曆法編制有所不同,現今使用的陰曆最早可以追朔到夏朝時期,經過了不同朝代天文官員的修訂後,才成了現今我們使用的陰曆。
民國之後頒行陽曆,現今台灣所行的曆法每年由中央氣象局統一頒布,由於民間仍然根據陰曆行事,所以中央氣象局所編的日曆資料表是採取新舊曆對照的方式。而現今流通的農民曆,也是陽曆與陰曆並立,是陰陽合曆的形式。
以配合農事而訂立的農民曆,到了今日由於機具與栽種技術的進步,作為農事依據的功能已不再那麼重要了。但是其中的每日吉凶、行事忌宜等傳統風水命理的內容,仍然是人們行事的重要依據。現今的農民曆經常結合了民俗、傳統知識與曆法,是每個家庭必備的生活小百科。
農民曆是古代制訂來讓農民在農耕時有所依循的曆法,所以稱之為農曆。漸漸演變到後來,又加上了傳統陰陽五行、天干地支、易經等等的思想,幾千年來已經成為人們日常行事的重要依據了。不過,也就因為融入了許多命理上的專業知識,讓現在的農民曆看起來十分的艱深難懂,因此要瞭解農民曆,就要先了解每個欄位代表的意義,接著就能輕鬆使用農民曆了。
各欄位所代表的意義解釋
天干∶
「天干地支」是自商朝開始即有的記年、記日方式,以「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與「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每六十年為一個循環。
五行∶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傳統命理認為宇宙間的萬物都可以被區分為這五個屬性。農民曆中所表示的五行,背後代表的其實是較為複雜的「六十甲子納音」,各種天干地支的組合代表了各種屬性的「五行」,對論命者而言具有參考的作用,但對一般人而言用途則不大。
十二值位∶
代表的是十二個「吉凶神」(一建、二除、三滿、四平、五定、六執、七破、八危、九成、十收、十一開、十二閉),每日的值神不同,適合做跟不適合做的事情也不同。
用事批註宜忌∶
這欄裡面,主要是根據干支日、五行、十二值位,再加上其他比較複雜的命理概念,歸納出來在這一天裡面可以做的事情跟不宜做的事情,整體標註出來,這是目前人們從事重要活動時最方便參照的資料,是最實用的欄位。
胎神占方∶
指每日胎神所在的地方,在民間信仰中,胎神是掌管胎兒生長的神明。每日胎神所在的位置都不相同,原則上多在屋子裡外,孕婦活動的範圍內。民間認為每日胎神所在的地方,所有的人都不可冒犯,否則會影響胎兒的生長,嚴重時甚至造成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