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有沒有說謊,看眼神就知道!專家解析7種動作,教你1秒看穿誰在騙人

2024-01-14 08:10

? 人氣

根據專家的說法,有六種人類共有的情緒,都有相應的細微臉部表情。(示意圖/取自pakutaso)

根據專家的說法,有六種人類共有的情緒,都有相應的細微臉部表情。(示意圖/取自pakutaso)

根據艾克曼的說法,有六種人類共有的情緒,都有相應的細微臉部表情。開心的呈現方式,是兩頰抬高,嘴角向上並向後提起。皺紋出現在眼睛下方、上嘴唇與鼻子之間,以及眼角處。換句話說,我們都熟悉的普通微笑動作,也存在於微表情的層次。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暗示悲傷的微表情也一如你的預期。眼角及嘴角下垂。下唇甚至會顫抖。眉毛可能會形成一個明顯的三角形。至於厭惡的情緒,則是上唇揚起,可能伴隨著人中一帶及前額出現皺紋。眼睛可能會變窄,雙頰則是上揚。

憤怒時,眉毛會變低並繃緊,角度通常是朝下。眼睛也會緊縮,嘴唇則可能噘起或僵硬地張開。雙眼銳利地瞪視。另一方面,恐懼會導致類似的收縮,不過角度是往上。嘴巴可能開可能閉,但一定是緊繃的,而上下眼皮都會抬高。最後,驚訝或震驚的表現方式是高高的眉毛—造型是圓形,而非悲傷時的三角形。上眼皮抬起,下眼皮下拉,雙眼大張。有時候,嘴巴也會保持張開的狀態。

如你所見,微表情跟大表情所牽動的肌肉沒有太大的差異;主要的差別在於速度。然而,艾克曼證實了,這些肌肉收縮的速度快如電光石火,以致人們很容易忽略: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會察覺到這些微表情。儘管如此,他也聲稱人們可以透過訓練來注意到微表情,特別是學會辨識出說謊者,這是心口不一的經典案例。

艾克曼宣稱,他可以在三十二小時之內傳授這套技巧,但對於我們這些充滿好奇、想把這些判讀原則實際運用在生活中的人來說,要開始運用並不困難。首先,要尋找出嘴巴說的話,跟實際透過臉部表情所傳達出來的情緒之間的差異。舉例來說,某人可能口頭擔保並承諾,卻很快就表現出恐懼的表情,傳達出了他們真實的立場。

其他典型的說謊指標,包括極力保證自己所說的話童叟無欺時,卻微微地聳肩。搔抓鼻子、把頭側向一邊、迴避眼神接觸、語氣含糊不定,以及常見的坐立不安,都在在表示某人的內在現實與外在所呈現出的並不完全一致—也就是說,他們可能在撒謊。

值得一再重申的是,這個判讀方法並非萬無一失,而且多數研究都無法找出肢體語言、臉部表情,以及欺騙行為之間的密切關係。單一動作缺乏任何意義。後來的許多心理學家也都指出,微表情所呈現出來的差異事實上表示這個人不舒服、緊張、有壓力,或是緊繃,而非意在欺騙。

然而,如果搭配其他判讀工具使用,並且同時考量當下情境,那麼微表情分析法也可以變得很強大。誠然,你會需要全神貫注地盯著對方看,並且以一種對正常的社交場合來說,會讓人不舒服而且過於明顯的方式觀察他們。你還需要剔除掉大量的不相關資訊,並決定哪些動作可以判讀成「干擾」,或者說是無意義的個人怪癖。

無論如何,缺乏必要訓練的人,辨識說謊者的能力奇差無比—縱使他們覺得自己在判斷他人是否說謊時的直覺相當可靠。這表示說,如果你能夠理解且貫徹微表情理論,那麼哪怕只增加了一點點的判讀準確度,也可能會帶來巨大的影響。微表情或許微乎其微,但它依然算是一個資料點。

每一次觀察,就累積一個資料點。

作者介紹|派翠克.金(Patrick King)

是一位國際暢銷作家及社交技能教練。他的作品汲取多方智慧,從科學研究、學術經歷、教練經驗,到真實的人生經驗。他活躍於下列媒體平台:《GQ》、《TEDx》、《富比士》、《NBC新聞》、《哈芬登郵報》、《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等,以及線上學習網站《Creative Live》。在幫助客戶征服世界之餘,他不是在擔任一個專門翻唱八○年代老歌的樂團的主唱,就是在為了下一場10K馬拉松賽事做訓練。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大田《最強讀人術:從了解自己到透析人心》(原標題:微表情的判讀分析)

責任編輯/游舒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