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AI整體發展落後美國,為何臉部辨識領先全球?專制政府開啟監控科技惡性循環

2024-01-12 09:40

? 人氣

更引人注意的是,有關中國AI新創企業的數據顯示,政府對監控技術的需求,徹底影響產業後續的創新發展方向。與中國地方政府簽約的AI企業,研發重心都愈來愈轉向臉部辨識與其他追蹤技術。或許正是由於這些誘因,讓中國在臉部辨識等監控技術領域領先全球,但在自然語言處理、語言推理、抽象推理等其他領域則出現落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國際專家評斷中國AI研究品質的時候,發現在幾乎所有面向上都明顯不及美國,但仍具備唯一一點優勢:資料數據。

西方基於隱私考量,通常會限制研究者可取得的資料類型,但在中國沒有這些限制,因此中國研究者能取得的資料量大得多。當地方政府在採購合同當中分享大量資料數據時,對AI研發方向的影響尤其明顯。能夠輕易取得大量資料、使用上不受任何限制,再加上政府對監控技術的強烈需求,中國AI新創企業得以測試研發各種用來追蹤、監控、控制公民的強大應用程式。

這裡存在一個監控技術的惡性循環:擁有龐大權力與資金的政府希望壓制異己,因此需要更多AI技術來控制人民;這樣的需求愈強,研究人員就會開發愈多相應的AI技術;壓制人民的AI技術愈成熟,就愈能得到專制(或準備邁向專制)政府的青睞。

事實上,中國新創企業已經開始向其他非民主政府出口各種監控與壓迫用途的AI產品。例如中國科技龍頭華為,正是這種無限取得資料、得到資金補助研發監控技術的主要受益者,而華為也將這些工具外銷到其他五十個國家。第九章曾提到,技術先進國家研發出基於AI的自動化之後,將會影響世界其他地區,可能對大多數勞工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基於AI的監控也是如此,大多數公民無論身在何處,只會愈來愈難擺脫壓迫。

作者介紹:

戴倫.艾塞默魯(Daron Acemoglu):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學院教授,為該校最高榮譽教職。他過去二十五年來持續研究繁榮與貧困的歷史根源,以及新科技對於經濟成長、就業與不平等的影響。曾榮獲眾多獎項與榮譽:2005年獲頒「克拉克獎章」(John Bates Clark Medal),該獎章授予四十歲以下、對經濟思想與知識具有重大貢獻的經濟學家;2016年榮獲「BBVA基金會新領域知識獎」(BBVA Frontiers of Knowledge Award),表彰他在經濟、財務金融與管理學上的傑出貢獻;2019年獲基爾世界經濟研究院(Kiel Institute for the World Economy)的「經濟學全球經濟獎」(Global Economy Prize)。作品:與詹姆斯.羅賓森(James Robinson)合著《自由的窄廊》(The Narrow Corridor)、《國家為什麼會失敗》(Why Nations Fail)。

賽門.強森(Simon Johnson)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創業學講座教授與全球經濟與管理(Glob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團隊主任。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研究全球經濟危機與復甦長達三十年。在《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大西洋月刊》、《金融時報》等重要刊物發表超過三百篇文章,著述豐富,影響深遠。作品:與強納森.格魯伯(Jonathan Gruber)合著《美國再啟動》(Jump-Starting America),與郭庾信(James Kwak)合著《燃燒的白宮》(White House Burning)、《13個銀行家》(13 Bankers)。強森目前與全球各地企業家、民選官員與公民社會維持密切合作。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天下文化《權力與進步:科技變革與共享繁榮之間的千年辯證》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