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一位友人說他的表哥,做油漆師傅,每月收入也都很穩定,有時候6、7萬,好的時候有到8萬,不過沒理財觀念,存款並不多,大概也就是差不多40萬出頭,但沒結婚所以一個人過日子也輕鬆,近來卻因為迷上了線上博奕,用信用卡加值,做工真的太累了,賭個幾把,小賭怡情應該還好,哪知道就這樣贏了好幾萬,那真是心花怒放,信用卡瘋狂加值,但這種事情的結局總是那樣,讀者應該也猜得到,是的,賺的都輸光了,而且還加碼把更多存款投入,輸掉了全部積蓄,用信用卡加值,所以這些等帳單寄來都變成卡債,好幾張信用卡,加起來的總額再搭配循環利率,這應該就是卡奴了,每個月這樣還錢,彷彿看不到盡頭,不知道會不會從此戒掉賭博。
我疑惑問著:「他沒結婚,那幾歲呀?存錢應該會很快才是,怎麼會這麼少?」
友人說:「我表哥說他們同行很容易下班喝酒熱炒聚會,原本也開戶打算要做股票,短線要怎麼賺都想好了,後來發現線上賭博網站好像更好玩,而且賺比較快,於是就發生這樣的悲劇,他45、46歲左右,不過我媽看不下去有幫他還,希望他能回頭是岸,別再傻下去。」
我笑笑說:「其實做股票短線也沒這麼容易,不過好像很多人都把股票當賭場在賭,每個月都是希望幾成幾成的利潤,而不是幾趴?這樣你表哥當初進股市應該也會慘賠,結局不變。」
友人嘆了口氣:「我想也是,當初就有建議他去買個什麼0050,再不然去買個中華電,總要為60歲後的生活著想,要不然晚年怎麼辦?真的會為他擔憂,而且他媽也是賣小吃的小攤而已,有賺但也賺不大,理財觀念也不好,自然就要找我家幫忙,你說能不幫嗎?唉,真的是很難為。」
其實當大家在講台灣人都蠻有錢的時候,這句只說對了一半,因為「會賺錢不等於有存錢」,多的是工作年收有百萬以上,生活舒爽出手大氣,結果到了中年45歲時,帳戶連一個百萬都拿不出來,這樣的人非常多。
觀察到許多人的消費習慣,假如一個人看習慣他的帳戶就是30萬好了,那每當帳戶的錢慢慢多到35、40萬的水位時,就會心態放鬆,覺得多出來的這幾萬「可以花掉」,那如果還沒有到30萬這個數字時,就會提醒自己最近要少買點東西,因為手頭有點緊。(當然身上還有一些錢)
這種習慣說不好好像又還好,也不是什麼滔天大罪,說好,又好像很怪,因為20幾歲人存款有30幾萬還OK,到了中年還只有這樣的存款,也太少了,隨時發生家庭狀況,那就會周轉不靈。
過去在存第1個百萬、第2個百萬的過程中,習慣把存錢當作是一個遊戲關卡,就像打電動破關那樣,希望可以盡快達成,而這個過程也不會去管別人怎麼看待自己,總之,就是享受這場遊戲的過程而已,連去便利商店買東西的次數都很稀少,因為價格偏貴,盡可能還是有機會大賣場一次買齊,在20多歲時,基本上就是這樣度過的,也想要有多彩多姿的消費生活,但現實就是不允許,那不然還能怎樣?每個人一定要用自己僅有的資源去做分配,不能看別人怎麼樣就怎麼樣,這是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