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積解密》分析,囤積者想囤積的不是物品,想囤積的其實是「物品牽扯的感情故事」。
囤積症患者所無法處理的其實是「分離」,對患者而言,「捨棄物品」相當困難,絕大部分是因「捨不得拋下老朋友」的內疚,這樣的囤積者,對「分離」過程充滿焦慮、壓力與不快。
囤積者因為失去「割捨」的能力,也同時失去「建構秩序」的能力,這是囤積者持續感到痛苦,卻寧可迴避問題的主因。
囤積是對情感的執念
《囤積解密》作者Phyllis自己母親就是囤積症患者,過去他受母親日趨嚴重的囤積行為所苦,但日後他重新回想,「我家並不是一直這麼混亂。老媽後來為何搞得住處每下愈況」,這個謎團成為他撰寫《囤積解密》的契機。
Phyllis在母親過世後仔細搜尋舊時回憶,爬梳上一代歷史,逐漸發現母親愛堆積雜物,除了個性使然,也涉及婚姻失敗、家族遺傳等能量的失衡。
對囤積症者來說,「囤積」像是一種無法割捨的情感阻礙。
囤積者透過囤積,以為自己並未「失去」,而透過滿滿「舊物」的堆疊,囤積者自我認定可逃避需要經歷與「某種重要關係」告別、分離的哀傷。
害怕再被剝奪的恐懼
如此心情,來自於囤積症患者害怕「再被剝奪」的恐懼,而這通常是因患者曾經歷重大失落後的殘傷餘韻,致使他們失去處裡混亂苦痛的能力。
自此,也毫無能量去整理這些由情感意義外化出的物品。
這樣對「對物品情感依附」的執念、缺乏自覺的「囤積」行為,因此日漸執行,直到囤積者造成生活不便、人際關係阻礙,甚至成為社會隱憂。
如何遠離囤積
對於囤積症的處方,《囤積解密》認為,台灣社會對囤積行為仍缺乏認識,坊間也沒有相關自助團體可供參與。若身旁有「囤積者」,除了專業行為與藥物治療,也應從以下重點修正:
幫助囤積者維持專注,並提供必要情感支持,並且,不要替囤積者做命令式決定,也不要在囤積者面前「出一張嘴」,因為只靠囤積者慢慢清理,容易令患者洩氣而失去動力。
囤積者並該從學習「寬恕」出發,學習告別、割捨生命中過於沉重的負擔,為生命找回新空間的梳理秩序。
囤積症小測驗
★以下十大徵兆,符合三項以上,小心囤積症狀已悄悄上身:
1、留下一堆多數人認為沒用或沒價值的東西。
2、不管有沒有地方擺,先買再說。
3、整間房子,都是我的儲藏室。
4、家中動線受阻。
5、無法對物品進行有效的取捨、分類和收納。
6、長期婉拒訪客上門。
7、室內用品出現在戶外。
8、經常為雜物和親友爭吵。
9、沒繳帳單。
10、房子又髒又臭卻不打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