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2月七大都會區平均的房價不僅上漲5%,交易量更有雙倍數的成長,今年的房市買氣真的回溫了嗎?今天由謝哲青、蔡尚樺主持的《下班經濟學》中,就找來房市專家何世昌、還有Sway,7月上路的囤房稅2.0真的壓不住房價?而今年的成交熱區與賣壓沉重區到底有哪些?讓他們來告訴你!
大台北竟還有2字頭?全台房市熱區總整理!
從中古屋交易量來看,何世昌分析,有兩大共通點。一是人多的地方,即「人口稠密區」;二為民眾買得起的地方,即「相對低價區」。何世昌舉例,像是桃園市,人口最多處就是桃園區與中壢區;新北市人口最多處為板橋區,逾50萬人;台中市人口最多處則是北屯區,有破30萬人,皆為「人口大量區」,交易量需求本就較大。至於淡水區,相對便宜,「最近兩三年的房價也沒什麼漲」,最重要原因是,在大量交屋潮後,線上的成屋餘屋賣壓比較大,「所以我們要等到餘屋慢慢消化後,它才有可能較快速地上漲,但現在大部分都是20幾萬,民眾相對買得起。」
買得起,它的交易量就比較高。
不過,Sway打趣地表示,「但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想住。」
何世昌指出,2023年七大都會區預售屋熱門十大行政區中,共通點是皆有新興的重劃區,且不只一個。如果成交量要大,至少要有供給量,「建商不推案,怎麼會有成交量?」像新北市三重區就有二重疏洪道重劃區、仁義重劃區以及重陽重劃區;桃園市龜山區則有A7重劃區,「A7重劃區是雙北市小資族現在最喜愛的地方,較買得起,(一坪)30幾萬。」
桃園市中壢區有青埔特區;台中市北屯區有14期,「14期很夯,原因為剛好在水湳附近,水湳經貿園區成交價要70萬、80萬以上,甚至已出現百萬的高價。」14期剛開始推案才40萬、50萬以上,「其實只有一半的價格,當然買氣就變得非常旺。」
一半房子沒賣掉?盤點六都13大賣壓重災區!
既然有成交的熱區,那就有賣壓的沉重區。時常發現賣壓與銷售量是直接可見的,「兩三年前賣很好的,兩三年後變成賣壓。」Sway表示,若全部都是投資客買的,它就絕對會形成賣壓;如果全部皆為自住客買的,那就不會有賣壓,「所以投資客買哪裡,兩三年後要小心,趕快避開。」
至於台北市有無投資處?Sway直指,南港區及北投區為最好的投資點。不過,南港區是建商自己做價格、自己買房,還要公開記者會稱「我們這案子賣了20戶、我買的、銷售率很棒、一坪100多萬」,股東買房,然後說業績很好,最後賣壓出現。北投區則是因士林北投科學園區的關係,「廠都還在蓋,房子卻蓋好了,人在哪都不知道,房價竟已經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