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咖啡龍頭」跌落雲端?「流血價格戰」悄出招→搶不過本土品牌…市值一夕蒸發5000億

2024-05-04 14:32

? 人氣

星巴克今年Q1財報慘兮兮,全球銷售額重挫,市值一夕蒸發超過5000億。(顏麟宇攝)

星巴克今年Q1財報慘兮兮,全球銷售額重挫,市值一夕蒸發超過5000億。(顏麟宇攝)

全球咖啡市場競爭激烈,就連堅持要走高端路線的跨國龍頭星巴克也逃不過,近年來在中國和其他品牌低價廝殺,卻導致市場面臨重創,不僅在中國的咖啡龍頭地位被本土品牌瑞幸搶走,日前公布的財報也不如預期,導致2日股價暴跌15%,市值一夜蒸發超過159億美元(約台幣5167億)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星巴克。(美聯社)
星巴克。(美聯社)

星巴克全球銷售額慘跌

根據星巴克發布的第一季財報(2024會計年度第2季),其中第1季營收為85.6億美元(約2641億元新台幣),較去年同期減少了1.8%,而歸屬母公司的淨利潤下跌了14.9%至7.72億美元(約238億元新台幣);全球銷售額在第一季較去年下滑4%,美國同店銷售額減少3%,中國市場更是急劇暴跌11%,平均訂單下降8%

星巴克報告稱,儘管提高了飲品價格,但其在美國的銷售依然強勁。(AP)
星巴克先前報告稱,儘管提高了飲品價格,但其在美國的銷售依然強勁。(AP)

星巴克市值一夜蒸發超過5000億

財報一出,星巴克股價在1日盤中跌幅達到近18%,最終以74.44美元(約2296元新台幣)收盤,創下2年來單日最大跌幅,市值約842.81億美元(約2.4兆元新台幣),一夜間減少超過159億美元

外媒報導,有分析師指出,星巴克的財報大概是今年為止所有大公司當中「最糟糕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美國消費者厭倦通膨、需求疲軟,而中國經濟復甦比預期還慢,物價上漲導致很多人寧願在家喝咖啡也不想出門買

星巴克執行長納拉辛漢(Laxman Narasimhan)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指出,消費者對於花費的選擇變得更加謹慎,特別是在面臨刺激性儲蓄已經耗盡的情況下。事實上,除了美國通膨加劇、消費者需求疲軟,星巴克虧錢的主要原因,似乎也與中國咖啡市場激烈競爭息息相關。

加州的一家星巴克門店。照片攝於今年5月。(圖片來源:AP)
加州的一家星巴克門店。照片攝於2023年5月。(圖片來源:AP)

瑞幸踢下星巴克成為中國咖啡龍頭

英國的調查機構「世界咖啡門戶」(World Coffee Portal)2023年11月公布報告顯示,中國的咖啡市場市佔率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咖啡店數量最多的國家,光是連鎖咖啡店就高達5萬間,這個數字甚至不包含私人開設的獨立小咖啡店。

中國市場競爭太激烈,星巴克的傳統龍頭地位早就岌岌可危,本土品牌瑞幸主打「9.9元(人民幣,約新台幣45元)一杯」優惠搶攻市場,成功拉低中國咖啡整體消費水準,更在去(2023)年的銷售額首次超越星巴克,成為目前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今年的營收也比去年同期狂漲4成

瑞幸的中國門市在去年6月突破1萬家、超越擁有6800間店面的星巴克,且在今年第1季又新開了2300多家店面,儘管迅雷不及掩耳的展店速度相當驚人,但毫無底線的低價搶客策略也讓瑞幸開始吃不消,從今年2月起逐步縮減優惠。

瑞幸股價曾經大漲,市值一度超越1百億美元,遠比同期的星巴克搶眼。(圖:yahoo finance)
瑞幸股價曾經大漲,市值一度超越1百億美元,遠比同期的星巴克搶眼。(圖:yahoo finance)

星巴克流血價格戰搶不過瑞幸

儘管被瑞幸搶走中國咖啡龍頭的寶座,星巴克先前仍強調「不參加價格戰」,繼續維持比瑞幸還要高出2倍、每杯超過30元人民幣(新台幣137元)的價格水準,但因各家狂推優惠活動在中國咖啡市場已經成為常態,社群平台上出現「3元喝星巴克」、「半價薅陸星巴克羊毛」等熱議聲浪。

中國星巴克先前開始陸續透過各種優惠活動,把原本30元人民幣的咖啡降到20元(約新台幣85元)左右;同時透過「直播賣咖啡」等多元化行銷以及推出新產品等手法拯救銷售額,他們之前就試過在咖啡裡面放豬肉乾,推出「接地氣」的「東坡紅燒肉」風味拿鐵,但目前看來成效不彰。

2023年12月23日,北京一家購物中心的星巴克。(美聯社)
2023年12月23日,北京一家購物中心的星巴克。(美聯社)

星巴克跌落雲端,消費體驗變差?

星巴克「跌落雲端」股價仍重挫消息引起熱議,不少台灣網友紛紛表示,消費體驗已經大不如前,「星巴克現在滿滿的高中生、讀一整天書還會佔位子那種。就知道星巴克的水平了」、「大媽歐吉桑高談沒營養言論迴盪整棟建築,高中生佔滿各種座位(竟然這麼吵還唸得下),共同交織完全待不了半小時的場域」、「除非沒有選擇才會喝星巴克」、「星巴克變超難喝耶,星冰樂都比咖啡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怡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