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二大可可豆生產國迦納(Ghana)近來由於惡劣天氣、豆類疾病、走私和非法採礦等因素,供應量大幅下降,導致可可、巧克力全球價格大幅上漲,迫使交易商在上漲市場中清算空頭部位,面臨至少14億美元(約456億元新台幣)的衍生品損失。
根據《路透社》報導,6位知情人士透露,迦納本季未能按其交付的35萬噸可可豆,幾乎相當於銷售量的一半,該國的可可監管機構表示,正在尋求「一定交付數量的延期,但不是這麼大量」,如此一來,也導致許多貿易商和加工商被迫在市場反彈時平倉空頭部位,可能面臨每噸約4000美元(約新台幣13萬元)的可可期貨損失。
迦納的可可豆大部分由財力雄厚的多元化貿易公司購買,包括蘇克敦(Sucden)、嘉吉(Cargill)、奧蘭(Olam)、百樂嘉利寶(Barry Callebaut)、Touton和Ecom等公司,他們利用期貨市場避險或鎖定尚未出售給巧克力製造商的可可價格,但此次延遲交付使他們的對沖策略失效,導致嚴重虧損。
荷蘭合作銀行期貨分析師焦爾指出,病蟲害、樹木老化和農場出售價格等因素,對市場影響深遠,預計可可豆在未來幾年供應量將持續保持緊張狀態。
目前全球有超過6成的可可豆來自象牙海岸和迦納,然而迦納的可可豆供應量不足,導致可可價格連續第3年上漲,今年更是幾乎翻了1倍,達到22年來的最高點,漲幅甚至比輝達股價還誇張;部分業者開始將目光轉向厄瓜多、巴西和印尼,其中厄瓜多因擁有更大的農場和更多投資,產量正在快速追上甚至超越迦納。
一家全球農產品貿易公司的資深交易員表示,貿易商將試圖通過向好時(HSY)和億滋(MDLZ)等巧克力生產商提高可可粉和奶油等產品的價格,來彌補部分損失;然而在價格上漲的壓力下,消費者已經在逐漸在減少購買巧克力。
按照目前可可豆供需失衡、巧克力價格持續上漲的情況,摩根大通預測,消費者可能減少對巧克力的需求,轉而將預算花在其他零食上,部分食品大廠甚至與新創公司合作,推出不含可可豆的巧克力,以應對原材料價格的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