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為何改變策略將工廠「出走台灣」,主要有兩個原因。
美中對立情勢下掀起的保護主義浪潮
其一是2018年春季美中爆發了高科技產業貿易摩擦,致使半導體產業保護主義抬頭。原本零關稅的半導體晶片如今成為進出口管制對象,必須受到監管,而主要國家和地區則以強化經濟安全保障為由競相對半導體工廠提供補貼。張忠謀對此感嘆「全球化瀕臨死亡、自由貿易已死」。
半導體晶片重量相當輕巧,但由於單價高,即便使用空運運送到客戶手中也仍有獲利的空間。台積電過往在台灣集中生產晶片以降低成本並出口至全球的成功模式,卻因為美中貿易摩擦而瓦解。另一方面,目前要設立一座最先進的半導體工廠,其建設成本已飆升至1兆日圓。因此,時下合理的經營決策,便是在享有巨額補貼的地方興建廠房以降低成本。
困擾台灣產業界的「五缺」
另外一點則是台灣產業界的「五缺」日益嚴重。所謂五缺是指半導體工廠增加過快,因此在水力、電力、土地、現場工人、及高科技人才等五面向出現資源短缺的情形。 2023年10月,台積電表示撤出桃園設廠計畫,不久後便有報導指出其遠因即為五缺。
儘管經濟部發表聲明否認,但實際上台灣在2021年及2022年各發生兩起和一起大規模停電事件。半導體工廠運作需要大量電力,而此時因全球半導體短缺,使得工廠經常處於高乘載運轉狀態。民進黨政府推行逐步淘汰核電廠政策,並於2017年決定在2025年全面廢止運轉中的核電廠,將以太陽光電和離岸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來補足,但產業界極為擔憂因季節與氣候所造成的不確定性。
同樣地,半導體工廠也需要使用大量的水,在少雨的2020年,台灣經歷了57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從環境保育的觀點來看,要建造更多的水壩有困難。台灣地勢多山,適合建造工廠的平地越來越少。近年的總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 TFR)維持在1.0左右,為全球最低水準,勞動力成長停滯。無論政府如何否認五缺的現況,對台灣的半導體製造廠商來說,將工廠轉移至海外設點是自然而然的經營判斷。
有一說指出,台積電的海外設廠是台灣政府「矽盾」戰略的一環,意指運用台灣優異的半導體晶片製造能力可嚇阻中國的軍事行動。這是一個誤解。儘管政府的確擁有台積電約6%的持股,但各機構投資人仍佔股東的多數,政府無權影響公司管理決策。台積電是一家規模龐大、市值七千億美元(約百兆日圓)的上市公司,股東們絕不會同意讓公司營運像在走鋼索一樣,使公司曝露於風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