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成長率是衡量國家經濟狀況最常見的指標之一,投資人則喜歡用股市漲跌來評估景氣好壞,若這兩個指標表現良好,政府就會信誓旦旦對民眾說,國家的經濟狀況還不錯,但人民的感受,卻常跟政府宣稱情勢相左。
近年的美國就是一個典型範例。過去15季裡頭,美國GDP有13季繳出正成長;至於股市,美股3大指數都在今年創下史上新高;除此之外,失業率一直保持在低於4%、屬於相對低檔;通膨率雖然大於3%,卻遠低於2022年的數值,代表通膨較前兩年相對放緩。種種跡象都顯示,美國經濟表現並不差。然而民調數據顯示,美國人認為經濟比以往差,對經濟沒有信心。《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國消費者信心遠低於傳統指標的預測。為何會有這種狀況?
GDP無法反映經濟品質,股市指數只涵蓋部分企業
先來討論GDP的限制。GDP是1934年由經濟學家Simon Kuznets推出的指標,用以衡量國家的經濟規模。此後,GDP成為國際愛用的經濟指標。但是GDP有諸多限制,例如它只能反映經濟規模,但它沒有考量環境污染等外部成本,故無法反映經濟組成的「品質」。此外,GDP亦無法反映財富分配不均與貧富差距等問題,因此它跟人民對經濟的感受勢必會有偏差。Kuznets也承認,國民福祉無法用國民所得數字衡量。
至於股市,投資人大多會用指數來衡量股市狀況,例如美股三大指數:道瓊工業指數、標普五百指數與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但這些指數並非涵蓋所有公司,例如道瓊工業指數成份股僅30家,標普五百指數僅500家;雖然那斯達克綜合指數涵蓋超過3,000家公司,但還是遠低於全美國的公司總數,論股市指數也只能粗略概括全國的經濟狀況。
此外,股市表現受到諸多因素影響,例如貨幣政策,未必會如實反映經濟狀況,也就不可能忠實反映人民對經濟的感受。《華爾街日報》也指出,全美國有40%的家庭沒有投資股票,30歲以下的年輕人更有多達6成無持股,代表股市榮枯可能只影響少數人利益,並不是美國家庭財務狀況的真實指標。
CORE採取以人為本視角,透過4要素衡量美國人的生活水準
因此,獨立政策研究學術中心美國文理科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提出名為CORE的新指標。CORE是「Commission on Reimagining Our Economy」的縮寫,藉由經濟安全、經濟機會、健康與政治聲音等4項指標,衡量美國民眾的福祉(well-being)。
詳細來說,經濟安全衡量家戶是否能持續、有尊嚴地滿足生活所需。經濟機會衡量家戶是否有機會追求更好的生活。健康衡量民眾的身體狀況,以及是否有能力取得基本的醫療照護。政治聲音則衡量民眾參與民主的程度、是否擁有發言權,以及民選官員能否如實反映民眾的聲音。《華爾街日報》指出,透過這些指標,CORE將對經濟的關注轉成對美國人的關注,用以人為本的視角來看人民福祉。
北部分數優於南部,白種人、亞裔與男性分數較高
CORE指標的最低分為0,最高分為10,分數愈高代表人民的福祉愈好。從2021年的數據來看,美國全國的CORE分數為4.91分。從區域來看,美國各地的CORE分數差距極大,北部的分數較高,介於5到6分;南部分數較低,大概是4分。而德州南部分數最低,僅有2.4分。
從時間來看,2005年的全美分數為4.6,2021年的全美分數為4.91,趨近零成長,近年來更是幾乎沒有波動,代表就算經濟不斷成長,股市續創新高,對整體美國人民的福祉卻幾乎沒有影響。
從4項細項指標來看,全美的經濟安全分數為5.37分,也是北部分數較高,南部分數較低。全美的經濟機會分數是3.8分,中北部的分數較高,東部、南部的分數較低。全國的健康分數是7.83分,除了德州偏低,僅有5.51分,其他州都超過6分,而東岸北部和五大湖區的分數最高。政治聲音的全國分數則是4.75分。
從學歷來看,美國擁有碩博士學位的人CORE分數最高,為6.5分;高中學歷的分數最低,僅4.54分。從收入來看,高收入(年薪10萬至20萬美元)的分數最高,為7.38分;而年薪不到2萬美元的低收入族群分數最低,僅3.35分。從種族來看,白種人和亞裔的分數最高,為5.31分;黑種人的分數最低,為4.41分。至於性別,男性分數則大於女性,分別是5.3分與4.94分,而且過去16年來,男性分數一直大於女性。
不同因子造就差異,只有少數人吃到成長的甜頭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到,美國不同地區的CORE分數差異巨大,大致上北部分數較高,南部分數較低。此外,學歷、收入、種族、性別等因子也會造成分數上的差異,在美國社會上相對弱勢的非洲裔美國人,分數就比相對強勢的白種人還低0.9分。分數上的差異也呈現民眾福祉分布不均,或許能解釋,為何經濟表現強勁,人民還是覺得經濟不好,因為實情是只有一部份人享受到經濟果實。
相較於CORE分數,GDP與股市無法反映種族、性別等社會學因子所造成的福祉差異。股市指數只能關注一部份特定公司,用它們的股價表現來推估總體市場的狀況。GDP則是反映總體國家經濟,若要再細分,頂多只能反映各州的經濟表現,無法看到種族、性別之間的細微差異。CORE分數能補足這些缺陷,讓美國政府看到全美民眾更清晰的分佈與面貌。
但這項統計也不代表CORE就能一舉取代其他指標。如同GDP或股市,CORE也會有自己的限制,如果只用CORE衡量國民福祉是很危險的。比較好的做法,是綜合評估各項指標,才能從更多角度評估國家經濟狀況和國民福祉。
本文為風傳媒特邀導讀人金牛幫幫忙撰寫,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風傳媒會員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責任編輯/郭家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