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東西其實是我從垃圾桶撿到的,」才剛剛抵達餐廳不久,能源新創Flexwave(飛立威)創辦人周俊賢就先蹦出了這句話,接著從包包中拿出一塊透明方塊狀、捏起來軟軟的東西,「這個是波導材料,」乍聽之下有點讓人摸不著頭緒,不過周俊賢從垃圾桶裡撿到的這塊寶貝,正在默默吹起太陽能產業革命的號角。
垃圾桶撿起的靈感
周俊賢研究所畢業後就在太陽能產業工作,「我做一做覺得太陽能不應該只有在屋頂上,想找一個讓民眾更有感的方法。」於是就把工作辭了去交通大學念博士班。
「那天剛好工作完,覺得實驗室很髒,就叫學弟們打掃一下,」周俊賢回憶,他當時在實驗室旁篩選要丟掉的垃圾,「我本來在找paper,我就拿起一塊東西在那邊捏捏捏,突然發現我看不到我的手指,」周俊賢當時在捏的東西叫做波導矽橡膠材料,是一種封裝材料,通常晶圓出廠時為了避免沾染灰塵,就會在上面披覆一層波導材料。
波導材料很特別,如果把它放在下方,從上往下看,會看不到四面任何的物體,背後的原因,是因為光線被轉向了,就是那塊從實驗室垃圾桶中撿到的靈感,讓周俊賢有了將波導材料用於太陽能發電的構想,「我立刻寫了一個提案給我的教授,去參加科技部的創新創業激勵計畫。」2014年Flexwave(飛立威)就在新竹科學園區成立。
材質Q彈,陰影遮蔽也能發電
要了解波導材料的好處,就必須先從傳統太陽能板談起,我們常看到的黑黑一大片的太陽能板,只要有一小格被遮蔽住,整片板子就無法發電,「可以想像成一個水管的概念,光就是太陽能板的水流 ,只要水管的一個部分被掐住,整條水管就不通了。」周俊賢解釋,這也就是為什麼傳統太陽能板需要玻璃清洗機,在戶外一旦被鳥屎、風沙覆蓋到,就必須立刻清洗才能恢復發電,「維運就是傳統太陽能最大的成本。」
因此,周俊賢的團隊利用波導材料研發出軟性波導太陽能(Flexible Waveguiding Photovoltaics)的模組技術,這種新型態的太陽能板,能透過光纖材質及發光染料的特性,達到平面聚光的效果,並將傳統太陽能板無法利用的紫外線光轉為可見光,使得放置在側邊的太陽能電池片可增加40%的電量。
這種技術白話來說,就是只要環境中有自然光就可以發電,太陽能板不需要直接被光照射,且就算遇到陰影遮蔽、或是部分發電板完全被蓋住,也都可以持續發電,「光不管打到哪一個位置,進入裡面都會均勻分布,不會有哪一個太陽能電池收不到光的問題,」且波導矽橡膠材料還可以隨意彎折、耐寒防水抗UV,壽命更長達20餘年,也因為材質Q彈可重覆彎曲,因此可以依照需求做成各種造型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