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捷運發生多起「博愛座」爭議,6月11日才剛發生2名年長者因強逼女子讓座爆發肢體衝突,導致女子頭部流血,而昨(18日)又傳出一名男子因身體不適坐在博愛座休息,卻遭年長者辱罵和賞巴掌,因此博愛座是否廢除的爭議再度浮上檯面。文史工作者張哲生曾2019年時分享博愛座的由來,當時是為了紀念「前總統蔣中正」逝世週年,所以在才開始於公眾運輸設立博愛座。
張哲生於2019年時在臉書發文分享,開頭以「你知道台北市公車上博愛座的由來嗎?」為題,並分享《聯合報》1976年4月2日的報導指出,博愛座竟是為了紀念「前總統蔣中正」逝世週年,所以台北市公民營公車業者開始在各線公車上設立「博愛座」,以表達對蔣中正的追思,也希望能發揮他仁慈博愛的精神。
張哲生也指出,他認為每個座位都可以是博愛座,應該自發地將位子讓給需要的人,這才是博愛座的精神,而近日博愛座爭議再度爆發後,他也分享自己過去貼文直言,「真的應該取消博愛座的設置了,其實每個位子都可以是博愛座」。
博愛座的概念最早能回溯至北歐國家施行的「無障礙環境」,為了讓孕婦、傷病者、年長者和身障人士在搭乘大眾運輸能更加方便所以設立優先座位,但民眾是否讓座完全出自於內心,並沒有強制規定,沒有讓座者也不會因此受到懲罰。然而,近年來有人認為博愛座「只有長輩能坐」、「年輕人看到長輩就一定要讓座」,使得沒有讓座者不斷被無限上綱。
不少網友表示支持廢除博愛座,認為有心的人就會自己讓座,「廢了博愛座!這些老人就愛倚老賣老」、「支持廢除博愛座,拒絕道德綁架」、「可以直接廢掉嗎?無需強迫大家有愛,博愛自會在各自心中」。對此台北捷運回應,由於博愛座是依《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規定,以及交通部頒布的《大眾運輸工具無障礙設施設置辦法》規範設置,涉及法令層面的問題無權單方面廢除,但會加強宣導並非只有年長者可坐。
社家署長簡慧娟也指出,2023年9月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曾提出將現行規定中「博愛座為身心障礙者及老弱婦孺優先乘坐」,透過《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修法改為「有其他實際需要者」,雖然當時草案已送至立院審查,但因立院屆期不續審原則,因此該法案目前需重新進行流程再送入立法院,目前規劃方向仍朝修正博愛座使用對象為「有其他實際需要者」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