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工作會被AI取代?20個未來10年會被AI取代的工作出爐,銀行行員也上榜

2024-06-25 16:00

? 人氣

隨著科技化時代來臨,不少人擔憂自己的工作會被AI取代。(示意圖/取自photoAC)

隨著科技化時代來臨,不少人擔憂自己的工作會被AI取代。(示意圖/取自photoAC)

科技化時代來臨,隨著AI技巧的進步,不少人擔憂自己的工作未來會被AI所取代。根據《123求職網》調查,未來10年被AI取代的工作除了勞力型的售票員、客服;勞心型的記者、銀行行員也上榜,不過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則認為,人類的工作並不會被完全取代,而是走向「人機協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23求職網》調查,有高達九成(89.6%)的勞工透露,「會擔心」自己的工作(職務)被機器人或人工智慧取代,比例高於去年調查的87.2%,哪些「勞力型」工作消失機率較高?在可複選狀況下,前五名依序為:「售票員」(54.3%)、「客服人員」(53.6%)、「產線作業員」(52.2%),以及「加油站人員」(35.7%)、「量販店、超商店員」(34.8%)。至於第六到第十名,又分別是:「飯店櫃檯人員」(33.7%)、「餐廳服務生」(32.5%)、「電銷人員」(31.5%),以及「保全人員」(30.1%)、「清潔工」(28.4%)

勞心型方面的工作,包括「翻譯人員」(37.2%)、「記者」(36.3%)、「銀行櫃檯行員」(35.2%),以及「金融交易員」(29.1%)、「保險業務員」(28.2%)。在第六到第十名部分,又分別為:「產線工程師」(21.2%)、「秘書」(20.3%)、「金融分析師」(19.3%),以及「金融授信人員」(18.1%)、「會計師」(17%)

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則認為,人類工作並不會完全被取代,因為勝過機器的部分,在於「人性」這兩個字:像是關心、同理心、人際互動。比如說醫護工作,不是光靠治療儀器,「醫病關係」更需要靠溝通;還有社福照護工作,不僅僅是陪伴,銀髮族更需要來自內心的「噓寒問暖」;媒體工作也不會消失,因為需要查證與深度報導分析,透過「有溫度」的文字、影音力量來影響社會。

楊宗斌進一步預測,最終將走向「人機協作」的概念,也就是AI(機器人)與勞工,未來在職場範圍內,為了達成任務目標進行直接合作:前者從事精準度、重複性高的工作,後者在前者輔助下,從事更具創造性的工作。

最後楊宗斌則建議「網路Z世代」的上班族,畢竟AI技能已逐漸成為「職場顯學」,身為社會新鮮人在未來十年內,若不懂得「人機協作」的理論,以及不會使用AI軟體來處理公務,同時提高本身工作效率,恐怕將遭到其他更專業的人士所取代!

責任編輯/游舒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