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都不夠用了,為什麼還要理財?越早開始,越能為你的未來做打算

2024-07-14 12:10

? 人氣

錢都不夠用了,為什麼還要理財?(圖/取自pixabay)

錢都不夠用了,為什麼還要理財?(圖/取自pixabay)

幾十年來,許多個人理財建議(無論是否來自像拉姆西這種真正的重生基督徒)都重複著同樣觀點—貧窮只是因你個人沒有付出改變自己處境所需的努力。這種觀點認為,個人理財只是個人的責任。提到金錢,拉姆西和他的同類不允許有任何細微差別,他們從未考慮過我們的政策和社會結構如何造成貧窮不斷循環。但這種以羞恥為基礎、自力更生的言論,沒留下任何空間來承認社會和資本主義如何對許多人不利,這不僅令人厭煩,而且對大多數人來說,它根本行不通。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基於羞恥感編列預算為何會失敗?

為了解釋羞恥感在我們與金錢的集體關係所扮演的角色,我聯繫了理財套路的朋友林賽.布萊恩–帕德文(Lindsay Bryan–Podvin),她是一名有證照的社會工作者、財務治療師,也是心靈金錢平衡公司(Mind Money Balance, LLC)的創辦人。林賽採用的是「無羞恥財務療法」,這意味她從完全同情的角度來處理個人財務問題,並排斥任何「不重要的」消費都應避免的觀點。

「將羞恥作為改變的工具是一個糟糕的想法,」她說:「羞恥感是種內化的感覺,會認為自己是不好、有缺陷或不值得的。它直接影響我們對自我價值和自尊的認識。因為羞恥感而對自己感覺不好,會造成負面回饋循環,而使我們想要的行為改變變得異常困難。此外,研究指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更快感到羞恥,因此也更有可能受到它的負面影響。」

在個人理財界,戴夫・拉姆西這樣的人想要羞辱那些試圖在金錢上變得更好的人,讓我們放棄任何「不重要」的消費,從絲芙蘭(Sephora)的禮物到週末度假,而林賽則承認這既不實際也有害。

假設一個人想減少在餐廳的花費,而他遵循一位以恥辱為基礎的個人理財創作者的建議,因此內心深處已經接受這種觀念,認為這種花費讓他們變得「糟糕」或「愚蠢」。如果他們外出享受一次歡樂時光,儘管他們整週都沒在餐廳消費,依然會發生什麼事?林賽表示:「他們會羞愧難當,認為『我沒有自制力,根本就不該試著存錢,這有什麼意義呢?』他們已決定嘗試改變自己的行為並不值得,於是發簡訊問同事有沒有人週六想去吃早午餐,因為他們已經『破壞』自己的消費計畫。」但如果從同情角度來編列預算,他就有能力以更平衡的方式處理這種情況。

正如林賽所說:「相較於被罪惡感迎面痛擊,他們的內心對話可能聽起來像這樣:『天哪!我整整1週都沒有外出用餐了!那個歡樂時光真是一種享受,因為這是我這週第一次外出用餐,而且我知道我負擔得起。雖然我想停止外出用餐,但我覺得減少外出用餐更能持續下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