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陷入低迷狀態,除了中國A股「一片綠油油」已有好一段日子、房地產邁入泡沫化,失業問題更是日益嚴峻,讓不少民眾「鎖緊荷包過日子」,從而也讓百貨零售業業績狂掉。不料,中國如今更傳來外資持續撤資的消息,甚至不少進駐中國的海外連鎖百貨業也陸續關店、撤離,顯見中國經濟成長虛實之差。
外資陸續從中國股市撤資
根據美國國際金融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IIF)報告指出,中國市場上月錄得逾20億美元(約650億元新台幣)淨流出,股債市場均錄淨出;反觀新興市場上月達到連續第8個月資金淨流入,單月淨流入為金額161億美元(約5232億元新台幣),高於5月的20億美元淨流入,但少於去(2023)年同月的276億美元(約897億元新台幣)。另外,新興股票市場及債券市場單月淨流入分別為49億(約1593億元新台幣)及112億美元(約3640億元新台幣)。
事實上,最能反映「外資撤離」的市場情況,百貨公司、零售業的關店潮當屬觀察重點,作為中國近現代百貨業態的發源地,上海是最早引進外國百貨商場的重點城市,1997年進駐上海梅龍鎮的日資「伊勢丹百貨」(Isetan),所處的梅龍鎮廣場更和臨近的中信泰富、恆隆廣場過去唄封為「梅泰恆金三角」,也是上海高端商業的代表。
不過當年榮景不再,伊勢丹百貨今(2024)年3月25日宣佈因租約到期,將於6月30日結束營業。除了上海分店,伊勢丹百貨早在2022年開始陸續撤離,當年迎來成都店的關門,又在今年4月關了天津的2間分店,如今只剩天津仁恆店1間店面。不僅伊勢丹百貨,上海近年來已有多家傳統百貨商場離場,包括在當地經營了30年的台資「太平洋百貨」(Pacific)、臨近的中資「上海第六百貨」都在今年上半年結束營業。
中國各大百貨為何撐不住了?
從2022年至今,全中國有將近70間的百貨公司關閉或轉型,除了上述提及的伊勢丹百貨、太平洋百貨、來自日本的「永旺百貨」(AEON)、馬來西亞的「百盛百貨」(Parkson)、台灣的「大洋百貨(Grand Ocean)等都紛紛撤走。根據中國百貨商業協會、馮氏集團利豐研究中心共同撰寫的《2023-2024中國百貨零售業發展報告》,百貨零售業正面臨「民眾消費力不足」、「電商的持續衝擊」、「經營成本高但利潤低」、「客流下降」及「自營業務規模與佔比較小」的挑戰。
根據陸委會委託學界的研究報告報告指出,「消費需求不足」現象與中國近年經濟成長率下滑有關,包括中國失業率持續上升、習近平主推的「國進民退」方針對私營部門不利進而影響公司招聘、房地產業景氣不好等。民眾的消費力不足,也導致大型百貨業出現虧損、甚至倒閉歇業的情形,間接表現出中國經濟成長虛實間的落差。
至於「經營成本高但利潤低」的主因,則與中國最低工資標準有關,若基本薪資調漲,則「五險一金」(雇主給予勞工保障的合稱,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也會跟著調漲。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的基本薪資屬全中國最高,今年落在2690元人民幣(約12025元新台幣),而這也代表上海市企業需要付出最高的「五險一金」費用,承接上述提及的挑戰,進而影響到許多外資與當地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