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氣候問題,則是降雨。在荷蘭待過的人,都知道荷蘭很常下雨,因此雨衣算是基本配備,就連荷蘭人都愛抱怨下雨天。不過,荷蘭的雨通常不大,毛毛雨居多,尤其是冬天的時候,一件防風防雨的 Gore-Tex 外套就足以應付。個人經驗或許不準,所以也來看看數據:同樣根據 1981-2010 的統計,荷蘭年平均降雨量是 832.5mm(毫米),但台灣是 2268.2mm──將近荷蘭的三倍!再來看看每年平均下雨(≥ 0.1 mm)天數,荷蘭是 184 天,大約每兩天就有一天下雨,台灣則比較少,只有 140 天。做個簡單的計算就可以發現,荷蘭下雨天的平均雨量是 4.5mm(832.5÷184),台灣則是 16.2mm(2268.2÷140),換句話說,台灣雨勢大概是荷蘭的將近四倍!這其實也是不少留學生的共同經驗,在荷蘭一件輕薄雨衣或 Gore-Tex 就可以安然過關的腳踏車旅程,在台灣可能雨衣雨褲加雨鞋到最後衣服還是進水…
最後一個問題在於地形。眾所周知,荷蘭地形的最大特色就是「平坦」,根據《荷蘭不唬爛》──一本美國人與英國合寫但就連荷蘭人都同意的荷蘭「文化手冊」──所言,天氣好的時候甚至可以站在荷蘭的最北端一眼望到荷蘭的最南端(真的蠻唬爛)!數據上,荷蘭有大約 26% 的面積低於海平面,高於海平面一公尺以上面積僅佔 50%。台灣最高的地方叫做玉山,學校都有教,3952 公尺,而且佔據台灣的中央位置;那麼荷蘭最高的地方在哪裡?答案是,最東南方的一座「丘陵」,高度 321 公尺,連玉山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在荷蘭,單車行者通勤時通常不會遇到什麼上坡下坡的挑戰,但在由中央山脈形塑主要地形的台灣,上坡下坡卻是容易遇到的家常便飯,對於台灣的單車行者來說,單車的意義顯然運動大於通勤。
總的來說,在台灣推動單車文化,最大的挑戰可能是地理條件的限制。當然,這不是說台灣絕對無法發展成熟的單車文化,但是若是想從以短程為主的休閒用途、以及以健身為主的運動功能,變成生活中主要的交通工具──就像荷蘭那樣──或許仍有許多路要走。至少,一定要能夠處理伴隨單車通勤帶來的「汗涔涔」問題,畢竟很少有人願意一天的工作從汗水開始(同時,本來就從事汗水工作的人,還願意流更多的汗嗎?)。面對這個問題,曾經有人建議,公司行號與政府單位都應該提供衛浴設備,然而,假如推動單車文化的出發點是「節能減碳」,那麼這個建議的可行性仍然需要仔細估算,畢竟衛浴設備的大量使用反而可能增加耗能與排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