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思考,為何有些孩子會成為「班級中不受人歡迎的人」?或可先從個人因素分析。
本來大家都不認識班上的其他同學,都只是「一般同學」。而隨著相處的時間增加,「人格特質」、「社交技巧」、「不當行為」及「關鍵事件」等,都可能直接或間接一點一滴形成對某人的好感或反感,也慢慢形成「被大家討厭的A」與「人氣王B」。
1.社交能力低落
同班同學長時間共處在一間教室,其實是需要很多社交技巧的。例如學會傾聽並能與同學聊天、窄路相逢時得說「借過」、禮貌地向同學借物品、撞到同學適度表達歉意等。不要只顧著自己講話,也要會聽同學講話,才能一搭一唱,有互動。又或者如果知道自己比較容易猶豫不決,所以與人同組時,就要多合群,不要讓全組的進度被自己的緩慢決定而耽誤。
記得曾遇過一位剛升上國一的女孩小妃,在班上遇到喜歡的同學,想跟同學成為好朋友,竟向對方說:「你不和我做朋友,我就找學長來搞你。」很快地,小妃就成了班上被大家討厭的對象,不僅沒有交到朋友,小妃經過的地方,同學甚至會故意閃躲。小妃難過地表示:「我以為這樣可以交到朋友,卻用錯方法。」
2.人格特質過於內向、退縮或外顯、激動
具有愛哭、害羞、容易焦慮、退縮、缺乏幽默感、自信心低落、情感壓抑、個性順從等過於「內縮」人格特質的孩子,易成為典型的受凌者。一方面是因為遭受欺負不敢反抗,使得欺負的行為一再發生;或者是遭受不友善的對待,表現出哭泣、焦慮、退縮,反而使對方「獲得樂趣」、「滿足權力擴張的慾望」,如此反覆增強錯誤的行為,形成霸凌事件。
相反地,有些孩子具有易怒、情緒起伏大、激動、衝動等過於「外顯」的人格特質,也容易成為同學討厭的對象。這類孩子很容易「惹毛別人」,並且「死不認錯」,人際關係自然會受到影響。他們在班上少有同情者,多是被全班一起合作「對付」。
3.不適當的行為
若孩子做出一些不受人歡迎甚至惹人討厭的行為,也容易遭受同儕霸凌。
不適當的行為如干擾上課,大部分的孩子仍是想要好好上課,但有些同學對上課興趣缺缺,出現「上課公然睡覺」、「問無關課堂的問題」、「上課聊天」、「時常跟老師回嘴」甚至「敲打桌子」等各種干擾上課秩序的情形。這些孩子若沒有高度的社交技巧,如風趣幽默,很容易成為班上不受歡迎的人。
4.關鍵事件
在社會新聞中,如果未成年犯罪,不僅得匿名,甚至還得用馬賽克模糊臉孔以防辨識。然而在學校大部分學生的行為都是「公開」的,例如某個同學作弊、偷竊,甚至家庭狀況的披露等,都可能讓孩子遭受排擠。記得有位孩子遭全班同學譏笑「精神病」,就因為有次他罹患精神疾病的母親到學校「鬧笑話」,從此那位同學的言行,只要稍有差錯便會與「精神病」的稱呼連結在一起。
另外,有位男孩,在大隊接力比賽時不小心掉棒而嚴重影響班級成績。同學抱怨時,男孩竟回嗆「我就是愛掉棒,不然想怎樣?」運動會過後沒有多久,再加上平時的一些零星衝突,他就成為「全班公幹」的對象。私下談到時,這位當初很嗆的「硬漢」卻掉下眼淚,他說:「當時我也很難過,我又不是故意的,只是不想認錯。」這一些關鍵事件,很容易讓孩子瞬間被標記為「不受歡迎人物」,而對其採取各種不友善的行為。
然而,「關鍵事件」通常只會短暫引起側目,如果能有良好的社交技巧或大人的協助,通常能有效的化解。
作者簡介|羅丰苓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博士,現為輔導老師。榮獲教育部友善校園傑出輔導人員、優良教育人員、社會優秀青年多個獎項,並為未來family專欄作家,廣泛受邀家庭、教育等相關議題講座。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遠流《霸凌真相,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親師攜手打造「零霸凌校園」實戰手冊,讓孩子安心上學》(原標題:為何會成為「班級中不受人歡迎的人」?)
責任編輯/蔡惠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