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低投票率:政治冷感、老齡化影響與穩定社會
近十年來,日本的選舉投票率持續低迷。日本總務省公布,第50屆眾議院選舉的投票率為53.85%,較前次2021年的55.93%下降2.08個百分點,為二戰後第三低的投票率,僅勉強高於2014年創下的戰後最低紀錄52.66%。
學者指出,這與日本民眾的「政治冷感」有關,尤其是年輕人對政治參與的意願低落。根據澎湃新聞的專訪,東京大學教授小林哲郎解釋,許多年輕人認為「一票無法改變現狀」,且家庭和朋友間少有政治討論,讓政治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感較低。
東北大學副教授河村和德則表示,日本的經濟穩定和生活條件改善,使得民眾對公共事務的依賴減少,對個人生活的關注增加。這導致投票意願下降,政治冷感逐漸蔓延。
此外,自民黨長期執政形成穩固的組織票基礎,加上在野黨分裂,政黨輪替難以實現。北海學園大學教授山本健太郎指出,自民黨強大的組織票使其「不敗地位」更加鞏固,而在野黨的分裂和實力不足,使選民即便不滿現狀,亦難找到可寄託的對象。
老齡化也是一大因素。共同社報導,日本法政大學教授白鳥浩認為,年輕人低投票率帶來的「負螺旋」效應使政策越發向老年人傾斜,年輕人因而對政治更冷淡。為解決此問題,日本政府和選舉委員會採取一系列措施,如廣告宣傳和明星呼籲等,以提升年輕人對投票的興趣。然而,「目標投票率75%」的調查顯示,儘管有此努力,年輕人依然對投票不感興趣。
日本經濟新聞的調查結果顯示,許多日本年輕人認為投票對他們而言過於繁瑣,部分人因住民票(類似於戶口名簿)未更新到現居地,需回到原籍地才能投票(日本已有不在籍投票制度,但投票申請手續相對繁瑣),因此選擇不投票。此外,有人認為投票無法改變政治現狀,因而對參與選舉興趣不大。
台灣的高投票率:中國壓力、積極參與與選舉制度
相較之下,台灣的投票率則顯著較高,尤其在總統大選中,過去十年保持在65%-75%左右。2020年大選更吸引眾多海外僑民返台投票,顯示出強烈的選民參與熱情。台灣選民對政治議題普遍關心,加上選舉的高透明度和競選活動的頻繁舉辦,使得公眾對選舉抱有高度期待。此外,台灣在選舉期間會進行大規模造勢活動,並鼓勵多元媒體報導,使選民更容易了解候選人和政策。
台灣的高投票率在一定程度上受中國因素影響。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徐遵慈對美國之音指出,中國對台的經濟施壓和軍事威脅,反而強化了台灣選民的民主意識,選民積極投票,以維護台灣的安全和穩定。
此外,台灣的選舉假期安排也助長了投票熱情。台灣中央選舉委員會前主任委員張博雅表示:「選舉日放假是為了讓每位公民都能自由行使投票權,不因工作受阻,這也是民主社會的基本要求。」根據《選罷法》第33條規定,參加投票的選民無需擔心因缺勤而被扣薪,這一法規進一步確保了選民的投票權利。
報導者在2024年總統大選選後觀察中訪問台灣政治學者、台大教授吳介民指出,台灣的高度民主參與不僅來自國內的制度便利性,還因台灣民眾普遍認為選舉是捍衛民主、維護自身利益的工具,尤其在面對來自中國的壓力時更是如此。他表示,台灣的政治氛圍和媒體報導也強化了選民對投票的重視,讓選民意識到他們的選票不僅關乎個人,更是整個社會的未來。
台日選民意識的顯著差異
日本與台灣的投票率差異反映了兩個社會截然不同的政治生態與社會氛圍。台灣選民普遍認為投票是影響政策和表達政治立場的重要方式,尤其在面對中國壓力時,這一點尤為突出。而日本則在自民黨長期穩定執政、老齡化等多重影響下,選民對選舉結果能為社會帶來的改變失去信心,逐漸遠離政治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