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6年,美國重獲日本信任,2014年合作籌拍電影《哥吉拉》。
美方除了仔細考究、形塑哥吉拉外形,劇情也巧妙融入1954年「哥吉拉」誕生背景,影迷對本片評價紛表讚賞,續集《哥吉拉2》確認2018年問世。
哥吉拉的原形
回溯「哥吉拉」出現的50年代,日本方自第二次世界大戰退下未久,正要從被核彈二次轟炸的陰影走出,但1954年一場核能事故又重擊日本拉回現實。
當年3月,時為美國屬地的「馬紹爾群島」正進行代號「城堡行動」(Operation Castle)的核子試爆,由於距離日本不遠,不知的漁船「第五福龍丸號」正在附近捕魚。
但美方對該次核子試爆威力預估錯誤,造成大規模輻射外洩。
不僅「第五福龍丸號」23名船員全受核汙染,半年後,船長久保山愛吉因高能輻射照射死亡,引爆日本激烈「反核運動」。
事件發生後8個月,電影《哥吉拉》首映,角色設定因受海中核子試爆而甦醒。劇情影射「第五福龍丸」事故,「哥吉拉」因此充滿濃厚「反核」意味。
彷彿「哥吉拉」在全世界放肆發狂的影像越趨散佈,更時刻提醒世人「核能事變」的駭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