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北歐能打造沒貪腐的國家?不只因為法律規範!與瑞典獨特的Fika文化大有關係

2024-11-23 09:30

? 人氣

瑞典打造清廉國家的秘訣是什麼?除了法律規範,也和Fika文化有關。(示意圖/取自Unsplash)

瑞典打造清廉國家的秘訣是什麼?除了法律規範,也和Fika文化有關。(示意圖/取自Unsplash)

北歐國家經常成為世界各地觀摩借鏡的對象,尤其是在介紹無貪腐的國家體系時。在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每年公布的全球清廉印象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 Index,CPI)排名中,瑞典、挪威和芬蘭等北歐國家向來都是名列前茅。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2022年全球清廉印象指數。(圖/商周出版提供)
2022年全球清廉印象指數。(圖/商周出版提供)

北歐國家並非從一開始就沒有貪腐,甚至貪腐程度曾經一度相當高,但在面對國家遭遇戰爭、經濟貧困等歷史危機的過程中,它們不斷努力加強透明度,根除貪腐陋習,最終能夠迎來今日的成就。

我們來看看瑞典的例子。1789年,古斯塔夫三世(Gus­tavus Ⅲ)統治時期,瑞典在與俄羅斯的戰爭中戰敗,因而失去了當時屬於瑞典領土的芬蘭,面臨重大危機。當時瑞典公職人員的非法行為也達到了高峰。最終,瑞典軍方發動軍事政變,廢黜當時的國王古斯塔夫四世‧阿道夫(Gustav Ⅳ Adolf),並制定新憲法,為現代君主立憲制奠定基礎。1820至1850年之間發生的一系列變化,是幫助瑞典成為如今這般透明國家的最大契機。

當然,貪腐並不是只靠特定時期的軍事政變和經濟危機就能根除。瑞典在此之前和之後,皆持續做出剷除貪腐的各種嘗試。1766年編纂《新聞自由法》(Freedom of Press Act),是全球首度將資訊揭露的規範納入法令的國家。這些嘗試從旁證明了瑞典在追求民主國家方面的國家整體能量,在很早以前就已經達到相當的水準。

此後,瑞典政府定期進行反思與檢討。二戰後,考慮到戰亂可能滋生各種貪腐不法,政府率先制定了《資訊自由法》(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簡單來說,《資訊自由法》的原則是政府必須公開幾乎所有的資訊,正是這部法律成為了當今資訊請求權的先驅。

經過深思熟慮後,瑞典人民似乎認知到為了建設一個沒有貪腐的國家,必須大刀闊斧地採取改革措施,對公職圈的貪腐或不法勾當應嚴懲不貸。例如,瑞典前副首相莫娜‧ 薩林(Mona Sahlin)使用公家信用卡為侄子購買生活用品的事蹟被揭露後,受到輿論強烈譴責,最終辭去了副首相職務。據說當時薩琳購買給侄子的生活用品包括尿布和巧克力等,金額約250美元。

Fika,「要不要來杯咖啡?」

根除貪污腐敗不是只依賴法律或制度層面的體系就能實現。更準確地說,貪腐的發生並不是因為相關法規的缺失, 想徹底根除需要國民成熟的公民意識作為後盾才能達成。特別是像前面提到的,需要相當果斷的制度改革,同時國民也必須能夠接受這種制度改革,才有可能一舉消除長期以來在瑞典人民之間流傳的一種文化或慣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