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習慣6:做出太多承諾
「成功人士與極度成功人士的區別在於,後者對幾乎所有事情都說不。」-華倫·巴菲特
未能有效管理時間可能隱藏巨大的財務損失。每一項承諾都會帶來機會成本,分散本該用於更有價值活動的資源。巴菲特採取「選擇性承諾」,將時間與精力集中在對自己最重要的決策上。
壞習慣7:專注於快速回報
「我們最喜愛的持股期限是永遠。」-華倫·巴菲特
巴菲特執掌的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最成功的投資案例幾乎都源於長期持有,例如可口可樂與美國運通。短期交易不僅需要支付高昂的費用和稅金,還可能錯過資產的長期增長潛力。相較之下,聚焦於長期回報能更有效地避開這些問題。
壞習慣8:過度頻繁交易
「無為是種智慧:不活躍的交易是一種明智的行為。」-華倫·巴菲特
股票平均持有期從1960年代的8年縮短至如今不到6個月。每次交易都涉及成本,既包括可見的(如手續費),也包括隱藏的(如買賣差價)。巴菲特的投資策略以極低的組合周轉率著稱,證明耐心和無為往往比頻繁交易更能在市場中取得優勢。
壞習慣9:過度依賴借貸
「我見過許多人因酗酒和槓桿傾家蕩產——槓桿指的是借來的錢。」-華倫·巴菲特
無論是保證金交易還是利用期權和期貨放大槓桿,這些行為在股市暴跌時會放大損失,甚至迫使投資人在不利時機賣出資產。巴菲特堅守遠離槓桿的原則,幫助他在市場波動中保持穩健。
壞習慣10:頻繁做出財務決策
「一個投資人應該表現得好像他一生只有一張決策卡,上面只有20次決策機會」-華倫·巴菲特
研究表明,頻繁做決策會消耗心理能量,影響決策品質。巴菲特的「20次決策卡」原則提醒投資者,每一個決策都應經過深思熟慮,而非被短期市場波動所驅使。選擇審慎行動,才能更有效地實現長期的財富增長目標。
華倫·巴菲特的智慧強調,雖然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習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最終能累積成顯著的財務成果。假如投資者能避免這些常見陷阱,更好地培養正確的理財行為,便能實現長期財富增長奠定堅實基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