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有位學生跟我抱怨,說他的老闆是個很冷漠的人,從來不鼓勵員工、也沒有任何工作外的交流,不像其他老闆會請員工吃飯,與下屬打成一片。而他的老闆只會在開會時才跟大家說話,講的內容也全是工作相關。這位學生問我「要怎麼跟這麼冷漠的老闆建立關係呢?」
我問他「你老闆有沒有把工作交代清楚?」他說有。我又問「你老闆會不會對你的工作成果給予回饋?或對於你的缺失給予指導?」他說「會,無論我做得好不好,老闆確實都會給我意見。」最後我又問他,部門的表現如何?他說「部門整體表現很不錯,業績算是穩定成長,大家也拿到合理的績效獎金。」
後來我怎麼回覆這位同學,請容我稍後再說。只是這段對話讓我想起,曾有另一位同學跟我抱怨他的父母,說他們思想陳舊,認定只有去當公務員才是人生唯一安穩的選擇。而且他與父母有截然不同的金錢觀,好比他認為人生要富裕,開源跟節流一樣重要,但父母只會一直叫他省錢,就連想買書來學習,父母都會阻止,還說「花那麼多錢買書划不來,去跟別人借就好。」因此他總是羨慕那些有「富爸爸」的朋友,能從父母那裡學習到足夠的商業知識,與開明的世界觀。
聽完這位同學埋怨,我接著問他「你父母有沒有支持你、把你扶養長大?」他說「家裡雖然不算有錢,但別人有的他也都沒缺。」我又問「父母有沒有支持你讀書?」他說「是支持的,就連讀研究所的費用大部分也是爸媽出的。」
藉由前述兩位同學的例子,我想表達的是,我們常常對他人要求過多,包括我自己以前也是這樣。只不過隨著年紀增長,我漸漸得出一個結論:我們應該對身邊的人降低標準,不要要求太多。放過別人一馬,更是放過自己一馬!
試想一下,如果今天有位老兄去吃百元熱炒,結果抱怨店家沒鋪好桌布、沒事先擺好餐盤、居然連像樣的侍酒師都沒有……你覺得到底是熱炒店太爛,還是這位客人自己有問題呢?相對地,如果有人去了米其林高檔餐廳用餐,卻埋怨餐廳的湯跟紅茶竟然不能免費續杯,我相信多數人也會覺得,這位客人可能跑錯了地方,吃到飽餐廳恐怕才能滿足他的期待!
透過這個例子我想說的是,很多期待的落差,未必真的是因為對方不夠好,也有可能是我們自己一開始就設定了不合理的期待。如果我們對老闆的期待,只希望他給我們明確的指示,付給我們合理的薪水,那我們很容易獲得一位「好老闆」。但如果我們還期待老闆要常來噓寒問暖,時時給予鼓勵,甚至要像朋友一樣陪我們吃喝玩樂,那我們多半會得到一個「不及格的老闆」。對父母也是一樣的概念。
當我們對他人有過多的要求,自己一不小心就會變成人際關係的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