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他而言,人不親土親,若再用上共通的語言,就是親上加親,「像我們去國外,聽到講一樣話的人比較安心,或像我們遇到老外,就會自動跟對方講英文,那會讓人覺得親切、親近。」
在李永豐眼中,母語是在血液裡流動著的,語言是標誌自己「從何而來」的證明,另一方面,卻也是很實際的、溝通的工具。他的一雙兒女,從小開口學說話就是台語,他的理論很簡單:「剛破殼的小雞,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媽媽,孩子學說話,第一句該說的就是母語,那表示他就是屬於那地方的人。」如今,他的兒子16歲、女兒14歲,依然在日常中使用著台語。
推廣母語需要潛移默化
除了將台語的基因注入自己孩子的血液裡,李永豐還做了一件事:他邀請吳念真參與了綠光劇團的編導創作,從2001年起,開啟《人間條件》系列舞台劇,以及後來的「台灣文學劇場」系列,那裡頭,幾乎是全台語的演出。
剛開始的那幾年,劇團不斷收到觀眾的「建議」,覺得全台語對於欣賞舞台劇太吃力,希望能加上字幕,「但吳念真的台語劇本、裡頭的對話,是有音韻的,是純正台語的思考邏輯,那和國語思考之下寫出的台語劇本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我們堅持,不打字幕。」
這樣的堅持,有人以為是刻意,但那倒不是因為李永豐積極地想著「要推廣台語文」,他說自己沒那麼偉大,僅是他根植於對創作專業的信賴,對吳念真選擇以台語文傳遞故事的尊重。
或許李永豐的外表粗獷,習慣操著國罵的形象也給人一種激進感,實際上面對台語文的推廣,他的意識很清晰,手法卻極為自然。他自信,「台語有生活上的深度」,他也相信,「語言和文化一樣,不能刻意強加,需要潛移默化的習慣」。
他說起小時候經常參加廟會活動,喧天嘈響的北管音樂是必然的背景音,直到北上求學,那經驗記憶漸漸褪了色,畢竟在台北這種大城市裡,那樣的活動難得一見。直到某次,無意在路上遇到神明遶境,「我終於又聽到了北管,那當下,整個人是瞬間醒過來的,所有小時候的記憶都回來了。那時起,我就知道,所謂文化的力量是什麼。」所謂潛移默化,後來也在綠光劇團的演出得到印證。
近幾年,《人間條件》系列的演出罕有觀眾「建議」需要字幕,反而有越來越多的觀眾在演後問卷裡分享:「應該好好學台語」、「以前都不知道台語這麼美」。今年,綠光劇團推出台語音樂劇《再會吧 北投》,從對白到歌曲,一樣是全台語的演出,一樣不上字幕。結果是:全台票房長紅,加演不斷,一票難求。
李永豐難得激動了,「當年的執政黨,讓台語成為一種不入流、低下的代表,甚至講台語會受歧視;如今,能透過舞台劇,讓台語的美好再度讓人感受,我覺得很偉大,台語,是我們那麼熟悉的語言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