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目前僅能通過手術治療,但中國和美國研究人員合作進行的一項新研究,為藥物治療邁出實質進展。他們首次發現「羊毛甾醇」(lanosterol)在白內障形成中的關鍵調控作用,以犬進行實驗,利用眼藥水成功提高了患白內障的犬的晶狀體透明度。
這項研究由四川大學、中山大學、清華大學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的研究人員共同完成。他們在新一期《自然》(Nature)期刊上發表的報告指出,晶狀體由緊密排列的晶狀體蛋白組成,晶狀體蛋白的有序排列是維持晶狀體透明性的關鍵,任何晶狀體蛋白排列紊亂或異常聚集均會引發晶狀體透明度下降,導致白內障的形成從而影響視力,但有關晶狀體蛋白異常聚集和解聚的關鍵調控機制一直以來是個謎。
報告說,研究人員在對兩個先天性白內障家係的研究中,發現正常晶狀體內的羊毛甾醇是調控晶狀體蛋白異常聚集和解聚的關鍵。根據這一發現,研究人員給患有白內障的犬使用了含有羊毛甾醇的眼藥水。經過6周治療,白內障犬的晶狀體不透明度降低了,白內障的嚴重程度也下降了。
領導這項研究的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與四川大學教授張康指出,白內障是全世界致盲和視力損害的首要原因,目前尚無有效治療藥物,還需依賴手術治療,但手術費用昂貴且存在不可避免的手術風險,「有關羊毛甾醇調控晶狀體蛋白異常聚集的新發現,將為臨床白內障的藥物治療帶來曙光,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