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生育二胎的父母們要注意了:加拿大和美國科學家們對生育二胎的最佳時間做出了建議,如何做有利於包括大齡產婦母子保持健康。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合作,對15萬名新生兒及其不同年齡階段母親進行了研究,認為從分娩到下次受孕時間最好間隔至少一年。
他們發現,這將有利於減少對母嬰雙方的健康風險。
在中國,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自從2015年全面廢除獨生子女政策後,2017年出生的二孩(883萬人)已經超過獨生孩子(724萬)的人數。
可見在中國,只要家庭經濟條件允許,在育齡產婦中,二胎生育的意願不低。
上述研究成果已經獲得英國醫療衛生部門專家的好評,但這項研究僅以加拿大的婦女為研究對象,因此研究人員指出,這一指南提供的數據經驗是否適用於全球其它地區的婦女尚不清楚。它是否可以為中國女性提供借鑒呢?
大齡產婦
這項研究的科研人員認為,不必要等待到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指南中建議的將分娩與下次受孕時間間隔18個月以上。這一已經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學卷》上的研究不僅包括年輕的父母,還特別指出了35歲以上大齡產婦的問題。
報告的高級研究作者之一、雯迪·諾曼女士表示,這個研究成果對於35歲以上計劃生育養家的女性來說,是個「令人鼓舞的消息」。
她說,這是首次對大齡產婦的懷孕生育間隔做出這種指南,希望這個結果能夠讓大齡產婦「放心」。
降低風險
對各個年齡組的產婦來說,如果懷孕間隔時間太短,可能會導致早產,嬰兒較小以甚至嬰兒和母親死亡率增高。
對年齡在20歲到34的產婦來說,如果分娩與下次受孕間隔時間太短,嬰兒的早產或死亡率大增。
孕婦分娩與下次受孕間隔僅6個月的話,自發性早產的風險為8.5%。
如果間隔18個月,這一風險率下降為3.7%。
對於35歲以上的產婦來說,如果分娩後6個月就再次懷孕的話,孕產婦死亡或罹患重症的風險率高達1.2%。
而如果間隔18個月,這一風險率下降到0.5%。
綜合考慮
上述報告的領銜作者勞拉·舒默斯說,這一研究發現對大齡婦女來說更有重要指導意義,因為大齡婦女在計劃安排多胎生育和多子家庭時,常有意縮短前一次分娩和之後懷孕的時間。
這一報告的其它研究人員指出,該研究指出了不同年齡階段懷孕可能面臨的不同風險。
報告作者之一索尼亞·赫南德茲-迪亞茲博士說:「懷孕間隔時間短,對年輕女性來說,可能是意外懷孕。」
她指出:「母親在分娩後身體恢復正常所需要的時間不夠,或者在新的懷孕期間母親需要的產前護理無法做到。結果是一樣的,即懷孕間隔時間短導致母嬰面臨的危險增大。」
英中生育情況比較
從網上信息可見,中國醫學生育專家們普遍建議24-29歲是婦女最佳生育年齡,原因也是根據女性的生理特點、母嬰健康、優生優育等多方面因素來考慮的。
但在西方,婦女晚生晚育已經成為一個社會潮流,因此大齡產婦要二胎的研究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BBC的醫學健康和科學事務記者卡勒赫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數據報道說,英國英格蘭和威爾士地區生育第一個孩子的產婦平均年齡是30.3歲。
他指出,2015年,由40歲以上的婦女懷孕出生的嬰兒人數在70年以來首次超過20歲以下婦女生的孩子人數。
英國國家統計局指出,生育醫學和科技改善,婦女接受更高等教育,養育孩子成本上升,都是導致生育平均年齡上升的因素。
在中國,特別是在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生育率下降,而平均初婚年齡甚至已上升到了30歲以上,平均生育年齡也隨初婚年齡推遲,與西方社會趨勢類同。
原文、圖經授權轉載自BBC中文網
責任編輯/陳秉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