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思5. 莫札特效應,聽古典樂會讓孩子更聰明。
有個普遍流傳的想法:播放古典音樂給小寶寶聽,可以增加他們的智力。許多銷售兒童古典音樂的業者,緊抓住每一個機會促銷這個想法,就是為了讓產品大賣。
正解:這樣的想法最早來自1993年《自然》(Nature)期刊上發表的一篇報告,指稱大學生在做空間推理測驗之前,聆聽10分鐘莫札特奏鳴曲,能夠提升測驗成績,但報告中也提到,這個效果其實是短暫的。聆聽古典音樂,雖然可能有短暫調節情緒和專注力的效果,但無法長久提升智力。
迷思6. 大腦在有壓力的狀況下,會運作得更好。
有些人認為,如果在孩子學習時給予壓力,大腦在有壓力的情況下,會有更好的學習表現。
正解:壓力會影響記憶,海馬迴很容易對壓力訊號起反應。如果壓力不太強,大腦的反應會比沒有壓力時好,可較有效率的解決問題、保存訊息;但是壓力太大或持續太久,就會開始傷害學習,腎上腺分泌過多的皮質醇(又稱為可體松),會傷害海馬迴的細胞,降低學習和記憶的能力。
迷思7. 睡眠只會浪費時間,是一種壞習慣。
人在清醒時可以做很多事情,卻要花將近1/3的時間睡覺,不如把這些時間拿來學習或工作,可以有更多收穫,讓成績更好。
正解:睡得好,記得牢。研究顯示,睡眠是與記憶和學習有關的關鍵環節。人在睡覺的時候,大腦神經元仍然規律的工作著,可能是在重播白天所學的東西,同時進行特別的大掃除;一方面是清理記憶中瑣碎的部分,一方面也把記憶整理組合成比較容易理解的組塊,加強鞏固重要的記憶。如果遇到較困難的題目,百思不得其解,不妨先去睡一覺再說,也許會有靈光乍現。
迷思8. 大腦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衰退,各方面的能力都會下降。
很多人相信,隨著年紀愈來愈大,不只體力愈來愈差,腦袋也會愈來愈不靈光,只會衰退,無法再像年輕時一樣。
正解:腦部的老化,主要表現在記憶力變差、執行功能退化,前者平均約在30多歲,後者則通常在70歲後開始發生。而執行功能指的是工作記憶、反應速度、處理速度等能力。不過,大腦也有某些功能不太會受到老化影響,例如口語能力和理解力、字彙運用,甚至還可能隨著年紀增長而進步。專業能力也比較有彈性,尤其若有持續的鍛鍊,就更不容易鈍化。
文/王惠英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未來Family 11 月號
責任編輯/陳憶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