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荷蘭人治理下的一萬二千個中國農民,包括像何斌、郭懷一這些漢人頭人,雖然也可能有少數信教,但相信私下用的仍是陰曆。但因政府用陽曆,稱「禮拜幾」,在生活作息上,仍需配合荷蘭方式,因此在台的中國人大概也都習慣這樣的「官方」用法。
然後是鄭成功的時代。鄭成功的家族應該也會使用到「星期幾」或「禮拜幾」。而鄭芝龍終其一生是天主教徒,他接受「禮拜日」、「禮拜三」的用法,是絕對可能的。
所以到了明鄭時代,雖然官方、民間均採陰曆,只有初一、十五。但當年鄭氏王朝在陳永華的主政下,一方面對內殖墾,一方面對外仍扮演海商角色,與英國人交好,仍然維持興旺的轉口貿易。鄭氏的船隊,依然在日本至南陽之間穿梭不絕,依然有許多場合要用到西曆,要用到「星期」。因此,乃繼續沿用荷據時期所通用的「禮拜日」、「禮拜三」的說法。
也不知是何時開始,「禮拜三」簡稱為「拜三」,而問話時,「禮拜幾」就簡稱「拜幾」。
在中國,「星期幾」的用法,也許出現於清初或明末開始與洋人交涉時。一九一二年,中華民國立國,改用陽曆曆法,國民開始習慣「星期幾」,以星期為單位的行事方式。但彼時台灣在日本統治下,台灣大概早在一八九五年,在文書上就開始習慣用「金曜日」、「火曜日」…來表示。但在民間的日常用語上,依然「拜三」、「拜四」、「拜幾」,而不去管日本的「七曜日」那一套。
於是,就一直沿用到現代。雖然台灣並沒有多少人在做禮拜,而大多數人也不知道「拜三」的「拜」,是「做禮拜」的簡稱。「今天拜幾」成了特有的宗教味台語,而不是單純閩南語。
*作者為台大醫師,本文選自作者過去數年專欄集結之著作《島嶼DNA》(印刻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