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20公斤的鏢叉,用生命跟大魚搏鬥─即將消失的傳統捕魚技法

2015-09-07 15:13

? 人氣

與父親理念不合, 學到當船長的重要一課

鏢旗魚可說是每一次都用生命在搏鬥。(圖/行人文化實驗室)
鏢旗魚可說是每一次都用生命在搏鬥。(圖/行人文化實驗室)

有些人一生中的重大際遇,比別人來得早,人生提早進階,可以累積更多的經驗,視野和心胸都更寬闊,陳永福就是一個例子。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出生於民國四十五年的陳永福,今年五十九歲,小學二年級之前,都住在恒春的大光村,旁邊就是核能發電廠。父親陳明義隻身由恒春到成功捕魚,原本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後來舉家搬到成功。陳明義是成功出名的鏢旗魚手,也是「新宏富號」的船長,陳永福唸完成功國小後,十四歲跟著父親出海學習,十八歲就站上鏢台,初試啼聲,就鏢到一尾一百九十幾公斤的旗魚。

兩年後,陳永福如願娶得美嬌妻,李豐美小姐,邁入成家立業的階段。李豐美當時跟母親在港邊開小吃店,賣麵、炸蚵嗲,陳永福自認口才不好,不太光顧,後來跟李豐美的哥哥結拜,近水樓台先得月,雖然李豐美擔任教職的父親反對女兒下嫁討海人,最後還是拗不過小倆口的堅貞愛情。

「我遇到小姐,嘴巴就變得不會說話了。那時候我們有十幾個結拜兄弟,以前的人比較會把好朋友集在一起結拜,有什麼事互相幫忙,現代的人比較不結拜了。我們這裡大家都是認識的,不是親戚,就是結拜兄弟,不像都市人,也不知道隔壁是在搬家,還是小偷搬東西?」

當完兵剛退伍,許多人看上陳永福年輕和看魚的眼力,邀請他一起鏢旗魚,不過他有自己的志向,租了一條船,展開了他的鏢旗魚事業。後來,父親把船交待給他,換成父親當「海腳」(船員)幫陳永福開船,對於如何鏢魚已經有自己想法的他,跟父親有些看法不同,著實讓他十分為難。

「我都不敢罵他,因為他是我爸。爸爸找魚的方法跟我不一樣,我認為浪大的地方比較有魚,所以要開大船;我爸則說小船就可以了。對潮流的判斷,我們看法也不同,我知道等一下這裡一定會有魚浮起來,會花時間等待,我爸卻認為沒有看到魚就可以回家。所以說,海腳跟船長會不合,就是這樣的情形。」在船上如何處理彼此之間的意見不合,是非常重要的,陳永福算是從父親身上學到了這門船長一定要會的課。

骨刺纏身, 還是想要打破自己的記錄

陳永福––下輩子還要跟旗魚對決。 」(圖/行人文化實驗室)
陳永福––下輩子還要跟旗魚對決。(圖/行人文化實驗室)

陳永福鏢旗魚超過四十年,可說是戰功彪炳,最大尾曾鏢到三百六十二公斤的旗魚,那年他四十多歲。他扼腕地說,「五、六百公斤都曾經鏢過,但是跑掉很多條,因為抓不起就是鈎子鬆脫。鏢不起來的原因主要是鏢的部位不對。」

鏢最多尾的記錄,則是七尾,「現在出海能夠鏢到五、六尾,就算很厲害了,因為現在魚量比較少。」講到這裡,陳永福話鋒一轉,談到流刺網漁法,他的弟弟曾經轉做流刺網,前幾年才「悔改」不做了。陳永福說,「流刺網開始捕的時候,我們這些鏢旗魚的有多生氣啊!如果他們問我洋流是什麼狀況,我都不說,免得他跑到那邊去抓。」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