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不會聽她說話嗎?」
「當然不會啊!」她回得斬釘截鐵:「我爸都做他自己的事,哪有可能管我媽?」
「有沒有可能,是因為你佔了那個關心媽媽的位置,所以你爸就不需要去做這件事了?」
她用狐疑的眼神看我,「有可能嗎?」
是呀,有可能嗎?有沒有可能,我們所以為的狀況,其實都只是我們的想像而已?有沒有可能,是她「想像」自己是世上唯一關心媽媽的人?有沒有可能,是她「想像」爸爸沒有能力關心媽媽,所以才自以為正義地佔據那個需要保護母親的位置?有沒有可能是她讓自己「內在的想像」等同了「外在的現實」,導致她在許多擔憂害怕中,無法執行自己真心想做的行動?
記得在「內在想像」和「外在現實」之間也畫上界限
這是一種因為「自我中心」的情感特質所引發的「現實等同」狀況:我們太焦慮於周圍可能發生災難,又太看重災難與自己之間的關連性,便覺得倘若自己沒有做點什麼,災難就有可能真正發生。我們的情感困在內心的「自以為」,便把其實存在於心頭的幻想,等同成為現實。
現在的年代,常常有人喊著要記得畫出界線,但與此同時,我們是否也檢視過,自己有沒有記得在「內在想像」和「外在現實」之間也畫上一條界限?是否清楚地明白,某些東西或許只是我們自己的想像,而不見得是對方的意圖?
這是在思考「我和你」之間的界限之前,更重要的一件事。
【自我中心效應】
過度想像自己與災難發生的關連性,所形成的情緒反應,目的是藉此來維護內在自我的重要性。
「自我中心」的概念,在心理學中最廣為人知的,是認知發展學者皮亞傑(Jean Piaget)所提出的「自我中心主義」。皮亞傑透過「三山實驗」發現,兒童有以「自己眼睛所見」來推論「他人所見」的傾向,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來看待世界的現象。後代學者則認為,除了兒童時期以外,青少年及成年親密關係中也能觀察到類似的狀況。
在這裡,我們則特別聚焦在情緒議題上,探討以自我為中心的災難化想像,如何蔓延到日常生活當中。
作者介紹|許皓宜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博士,現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從2005年開始接觸精神分析理論,卻每年都對精神分析有不同的領悟。《情緒寄生》讓她回到一個心理學家「我」的視角,透過他人與自身的故事,更多的自我揭露,引導讀者更進一步地理解和接納自己的情緒。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遠流《情緒寄生:與自我和解的34則情感教育》(原標題:自我中心效應──想像自我的重要性,可能導致災難)
責任編輯/林安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