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之中,我們不乏前往醫院看診的機會,不過你有留意過醫院有哪些新的變化嗎?從臨床接觸到的物件,到手術室以及手術過程本身,實際上醫院都不斷在演進與改變!
以奇美醫院為例,在今年度2018台灣醫療科技展中,便即將展出3D列印輔具、複雜性心導管手術及複合式手術房…等成果,讓民眾看見一間醫院如何在不同面向上同步應用新科技。
3D輔具解決臨床困難 團隊囊括不同領域人才
3D列印的照護輔具,是本次奇美醫院展出的一大重點,奇美醫院教師培育中心郭進榮主任分享,由於3D列印在軟硬體上都十分成熟,奇美醫院與南台科技大學生醫所也有合作,各方面條件都十分適合發展3D列印,因此奇美醫院將臨床上遇到的一些問題利用3D列印來解決。
舉例而言,在一般病房照護的過程中,有時會使用氧氣面罩,但傳統的面罩容易造成鼻子、臉頰附近有壓傷的可能性,因此奇美醫院利用3D列印技術把矽膠應用在口罩設計上,來減少臉部壓傷的狀況。
除此之外,長照居家護理人員在居家訪問時,有時會攜帶一些針盒,針盒之中的針有時會晃動或掉出,造成針扎的危險,而針盒大多也是塑膠製的不太環保。奇美的3D列印團隊設計了聚乳酸材質的針盒,在大自然中長期可以自然分解,針盒的底部有磁鐵,讓針被穩定吸著不會掉出來,既兼顧安全性也顧及環保。
多功能行動輔具手杖也是奇美醫院的一大特色發明,郭進榮主任解釋,由於長者在老化的過程中,手部也可能會有一些變形的狀況,因此這款手杖可以根據手型掃描後來列印出手把,產出適合使用者手型的手杖;除此之外,手杖上也設計有紅外線光點,讓遠方的人可以看見有長者在移動,手杖的結構也強化長者從坐姿起身所需要的支撐力,是非常貼近長者行動的輔具。
郭進榮主任分享,在團隊之中包含了護理、藥師、復健…等,各種不同性質的醫護人員都在其中,大家共同把執行業務過程中會遭遇的問題提出來,設計相對應的工具,團隊之中也有一些美工的人才協助處理。生醫人才也是團隊成員的重點,透過和南台科技大學電機系生醫所的研究,讓團隊對於生醫方面也有相當高的掌握度。
手術方式進化 心導管手術大幅降低併發症
在過去,冠狀動脈阻塞的狀況,時常運用冠狀動脈支架植入手術來處理,這樣的手術仰賴心導管攝影來了解血管內部的狀況;然而心導管攝影是把 2.5~4 mm血管直徑的冠狀動脈放大為 3~5 倍的二維(2D)平面影像,不足以反映血管全貌,因此手術過程依舊有無法掌控的死角。除此之外,「複雜性」心導管介入手術又比一般心導管手術更加複雜,擁有更高的死亡率及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