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地救援》,是一部描寫火星探索計劃戰神三號的其中一位太空人~馬克瓦特尼,在火星執行任務期間,遇上了大風暴,而發生意外,未能與隊員們同上接駁小艇撤離,結果獨自一人留在火星,經歷為生存搏鬥的故事。
獨留在空無生命的星球上的馬克,利用了居住艙剩餘下的物資,並發揮其植物學家的知識,在火星上栽種馬鈴薯,以獲取更多活下去的食物。如此用盡所有的資源,想盡各種方法,就是希望能撐到下一次火星任務戰神四號的到來。
當然,故事的結尾,馬克回到了地球。然而,要能撐住自己的生命,忍受及接受自己在外太空孤立星球的絕境中,所無法迴避生存困境,及難上好幾倍的各個現實問題(沒空氣、沒水、沒食物、沒通訊、沒人救援….),還能擁有冷靜及科學的思考能力,為自己的生存進行一系列的計畫、推敲、實驗和檢討,隨著每一次的失敗或問題的出現,再繼續改進、繼續嘗試和解決。
這是一連串解決問題的歷程,就如馬克所說:「你要持續的解決問題,當問題一個一個被解決了,你就回家了。」
但是,其實並不是那麼簡單和輕易的事。當你在絕境中,人都有「求生」和「求死」的本能。在生存瀕臨危機,而壓力和困難看起來,超過我們個體可以負荷時,我們會非常快的想到「死」的可能。就如馬克一樣,他先愣住,感受到一種絕望。他比誰都明白,在外太空要被救援的可能性,幾乎是零。但除了加快自溺在死亡的黑暗漩渦中,他的另一個選擇,是為自己能活下去,做最大的努力。即使,瞭解最壞的情況是什麼,也從不放棄僅存的一點希望。
於是,他開始規劃、行動,獨自去承受所有過程的孤獨,和面對完全與世隔絕的一種封閉的狀態。在他所錄下的外太空日誌,他仍相信他的這段經歷(即使他沒有活下去)仍是對整體人類的世界,具有某些貢獻。
馬克在故事中,所展現的人格特質非常鮮明:積極、冒險、幽默、自律、勇敢、真誠,同時能發揮自我功能,將自己的專業和知識,進行最好的發揮。
當人們展現其對生命核心信念的堅定,並且發揮勇氣、毅力、承擔力,在不迴避現實困境的情況下,接受自己的真實處境,卻始終保持可能的一線生存希望,這就是人的「韌性」。「擁有韌性」並非只是一個心理學上的形容,而是包含社會歷練、基因密碼以及人際關係的多重影響才能造就的人格。時報出版的《韌性》一書,對「韌性」不僅有完整而深入的探討,更有趣的,是應證同馬克在火星上所展現出應變能力和他具備的強大內心力量,正是讓他可以存活下來的重要裝備。
正確的思考方式,是能趨近現實處境,不自欺欺人,還能具有科學邏輯思維的能力,面對,推理、評估、抉擇及解決問題。一昧的拋給「樂觀」和「神蹟」,和放棄式的坐以待斃,其實都是一樣的,迴避體認自己的真實存在處境,去除真實面對問題及解決的勇氣。
也就是,韌性,讓我們不去否認受傷和受苦的真實,也不否認情況的挫折和充滿難題,但不會被挫折和受傷感受綁架及擊潰。情緒當然是真實的,無論是驚嚇、哀傷或是挫敗,但情緒是我們因應情況發生的情感反應,卻不是情況的全部。事實上,情況的壓力和刺激,可能激發我們杏仁核的反應,提取出大量的、難以自控的、氾濫的恐懼、憂慮和沮喪,如果我們忘卻自己仍舊有能力思考、有能力解決問題、有能力展現面對的勇氣,我們就會提早被那些嚇死自己的情緒,擊潰。
「正確的思考方式」(不是正向思考)往往是救命及改變情況的關鍵。知道問題的發生原因,知道事情的解決路徑,能夠就現實的情況,做合理推論及行動,如此能讓我們不是只留在動彈不得的「困」局中,束手無策。
「韌性」是人類生存裡,不可或缺的力量,也是許多人可以熬過逆境、承載不可承受之重的關鍵。人類生活的低潮逆境和重大意外、災難,從來沒有從歷史中消失。即使問題艱難,即使壓力沈重,即使面對的過程,不是一帆風順,但生命的韌性,都展現出一個人生命最令人敬佩及折服的強大力量,讓人從逆境中走過來,也讓人在危機中,化險為夷,成為生命的智者、勇者和仁者。
文/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作家)